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 者:刘景臣 吉林省双辽市卧虎中心校 13640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都是审美教育。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通过美育来实现的,也是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身人格的必要途径。而且,小学课本里的每篇课文都是美文。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具有细腻的心思和一双与众不同的双眼来体验和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老师首先感受并发现美了,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于知识传授和学生情感的陶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读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现代情境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实质上是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体验。审美情境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等,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  
一、通过朗读感知语言之美。
通常人们所说的认识美、评价美的一种能力就被我们称作为审美能力。它包括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而且审美与艺术和欣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是以艺术素养为基础,在后天的艺术欣赏与创造中发展,因此我们有些时候也可以把它称作为“艺术鉴赏力”。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们发现美并用美的眼光欣赏和创造世界。
把握语句节奏,培养良好语感,感受语言之美。掌握好语句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二、运用多媒体体会语言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来感受语言的魅力。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理解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三、通过朗读感受形象之美。
语文教材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心境、优美场景,一幅幅美的画面跃然眼前。这种感官上的兴奋,随着文中内容的深入,学生就会惊赞。
四、通过朗读体验情感之美。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亲情美,体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神情亲切动人,从而渲染起情感化的氛围,让小学生的心沉醉于情的旋律中,产生喜悦和神往的心理态势,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具有“美”的含义的,每一篇课文中所揭示的美的形象都为审美教育开辟了一条有利的道路。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章的美的中心点,以此分散出许多旁支。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还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在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是引发人思考,值得人学习的优秀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圈出文中的优美的语言,然后可以喊学生起来读读这些优美的语言,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出文字的美,在反复诵读中从内心焕发出美的享受,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认识美、判断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注重分析欣赏语言美 。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分析、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晓玲.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2):132-138
[2]濮美.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14(02):136-142
[3]玉华,许其潮.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5(13):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