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狠抓党建工作 促进教育发展——铜仁市第十中学党建工作纪实

狠抓党建工作 促进教育发展——铜仁市第十中学党建工作纪实

作 者:杨建昌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中学 554300)

铜仁市第十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锦江之滨,校园环境幽雅宁静,其前身系铜仁市第二中学初中部,创建于1964年8月。2010年8月,按照铜仁市城区教育规划调整到原铜仁卫校校址办学,正式命名为“铜仁市第十中学”。学校现有占地面积约60亩,校舍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教学班级103个,在校学生约5300余人,教职工32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特级教师1名,“梵净名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24名,碧江区教学骨干教师20人,碧江区学科带头44人,首届“乌江园丁”16名,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8人,中、高级教师103人。
铜仁十中始终秉承“仁爱、诚信、博学、笃行”的校训,全体教职工克服分散办学(三个办学点)带来的管理挑战。几年来,铜仁十中党总支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放在第一位,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11年考入铜仁一中167人,占碧江区统招生上线比例的46%;2012年考入铜仁一中277人,占碧江区统招生上线比例的52%;2013年考入铜仁一中131人,占碧江、万山两区统招生上线比例的51%,2014年考入铜仁一中223人,占碧江、万山两区统招生上线比例的51.5%,为此学校连续荣获全市“先进集体”、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奖励。
近年来,在碧江区委、政府和碧江区教育局机关党委的领导下,铜仁十中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 让校园焕发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围绕“建构和谐校园,显现办学特色,追求一流质量,培养优秀公民”的办学目标和“创建黔东名校”的新要求,引领全校师生、党员干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创了我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铜仁十中焕发了生命的光芒。
一、注重全面,突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近年来,铜仁十中党总支严格按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内涵,开辟多元化的思想教育,围绕“五个坚持”,自觉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坚持德育教育为首。铜仁十中党总支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德育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若干意见》的要求,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温毛泽东倡导的“三好”、邓小平提出的“四有”,因校因班制宜,形成扎实有序的教育系列,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铜仁十中党总支坚持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重视共青团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2012年开展了“珍惜伟大时代,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有用之才”系列教育活动;2013年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读书征文竞赛,争做合格的“五好公民”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了“红歌献给党”、“争做文明铜仁人”、“为母校争光”的系列教育活动。同时,每年清明节组织扫墓,介绍周逸群烈士革命斗争事迹,瞻仰文笔峰烈士陵园;“五·四”期间,组织书画比赛;“七·一”组织庆祝党的生日;“十·一”组织国庆活动;元旦组织“香樟之歌”艺术节。学校还建立了文明监督岗。这些活动行之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磨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张扬了学生健康的个性。
铜仁十中党总支以浓郁的书香熏陶学生,积极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革命书籍,追寻伟人足迹;增强文化底气,精心打造“书香校园”。同时党总支把读书与个人理想、人格教育、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演讲、竞赛、征文等方式,在全校上下掀起读书热潮。浓郁的书香,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小文学爱好者,一个个“小作家”为《香樟园》作文选积累了大量素材,也为学校多次在碧江区、铜仁市、贵州省各类竞赛中争得殊荣。
——坚持面向全体为本。为了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铜仁十中党总支严格执行《贵州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和《铜仁市中小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引导全体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确保特困生正常入学读书,我校采取减免学费、书本费等办法,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而辍学。我们十分重视学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师中全面实施“125爱生行动”:每个教师与1名学困生帮扶结对,每周家访不少于2人次,每月对所教学生义务辅导不少于5人次,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用耐心转化学生,用心与心的交流激励学生。大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素质教育之本落在实处。
——坚持“三个结合”为辅。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铜仁十中党总支一直坚持开展“三结合”教育,让学生走进校外实验基地,为学生接触社会,走进社区,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夯实基础;让教师走进家庭,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把师爱、关爱带进家庭,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家长走进学校,近距离聆听学生的心声,感受正确的育人之道。“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架起了桥梁,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被铜仁市评为“文明单位”。
——倾心营造人文环境。铜仁十中在美化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大力强化了人文环境的建设。我校始终坚持以“立志、勤奋、文明、求真”为校风,本着“要让十中的每一处花草去熏陶学生,每一块墙壁去感染学生,每一个言行去感化学生”的环境育人观,建成了陶冶学生身心的文化园地——“樟树林”,与此同时着力优化班级布置,张贴文明标语,展示学生作品,建立共青团广播台,选拔《十中新报》小记者,创办校园文学社,出版《香樟园》校刊,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全校上下形成“刻苦、善学、厚积、创新”的学风。
二、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一流党员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党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固本工程。铜仁十中党总支进一步深化了师德教育,要求“两支队伍”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由于学校规模发展的需要,2013年学校配备了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的中层干部队伍。近年,学校中层干部本着“以虚心立足、以勤奋立业、以正己立德、以诚心立言”的教育信条,怀着“提高自身一个人,影响集体一班人,带动教师一批人,教好学生一代人”的教育信念,团结协作,锐意改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与时俱进地掌握教学理论,有效地带领和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改革和实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创新,不断展示新风貌,出现新起色,达到新水平,赢得了教师群体的信任和赞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强身健体”,着力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强、师仪高雅”的优秀教师队伍。利用正常政治学习加强宣传,在全校上下积极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舆论氛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十八大文件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学习《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50问》;学习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报刊杂志上的新的教学理论和课程案例。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工作中体现了“四心”,即教育事业心、工作责任心、为人师表的自尊心和为了适应工作要求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上进心。课堂之上出现了“三转变”,即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向人文本位转变;由重获取结果向重发展过程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加速了课程改革在我校前进的步伐。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师德规范》,学习碧江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见》,发动教师自查师德上的差距,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体教师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形成了 “敬业、善教、严谨、身正”的教风,营造了浓烈的育人氛围。由于学校领导带了头,全校教师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谱写了一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奉献之歌,形成了一支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教师群体。支持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激励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争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三、强化管理,彰显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近年来,铜仁十中党总支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不断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从教从学行为。
——树立管理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铜仁十中党总支自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了管理即服务的管理方略,弘扬人文精神,营造和谐协作的管理环境,采用“科学+人性”的管理方式,牢固树立教师为主体的观念,逐步落实各种制度,通过创设师范班、示范教研组层层推进,进而顺利实施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班级管理、考核管理等管理措施,并利用各种形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逐渐形成了“人人主动关心学校发展,个个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
 ——力抓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学校管理的成功之举是抓住“学生”这个中心,特别抓好班级管理。铜仁十中坚持实行了班主任跟踪管理制度,早读,做操,课间秩序,环境卫生,思想品质教育,行为规范训练,由班主任一抓到底,并由共青团文明监督岗进行检查、积分、公布,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班主任们已经形成齐抓共管的意识,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攻坚战,突出“三会”(晨会、队会、班会)阵地的持久战,强化“二进”活动(进社区、进家庭)的攻心战,辅以个别教育的游击战,立体式管理,多层面教育,使班级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人文化。今天的铜仁十中已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花园式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创建黔东名校的漫漫征途中,铜仁十中办学思路日益清晰,办学品位不断提升,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铜仁市先进单位、铜仁市素质教育先进校、铜仁市现代化示范学校、铜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铜仁市优秀家长学校、碧江区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碧江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碧江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铜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未来,铜仁十中党总支将一如既往地锁定新的目标,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谱新篇章,让铜仁十中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焕发生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