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阶段成果)
摘 要:网络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与网络新闻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从具体的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角度来看目前网络新闻编辑存在着网络新闻泛娱乐化、低俗化、把关功能弱化、整合信息不足和新闻制作不规范的问题,本论文即是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关键词:网络新闻 新闻编辑 规范制作
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视听享受的同时应运而生的是网络媒体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新闻的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拥有发布新闻资质的150个网站良莠不齐,网络新闻编辑从业者专业性有待提升,众多原因直接影响着受众接受信息的质量,并且严重阻碍了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从五个角度对网络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网络新闻娱乐化。为了迎合大众在网络中寻求休闲娱乐、刺激、猎奇等心理,一些网络新闻不负责任的渲染新闻的娱乐性,将新闻传播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严肃性弃之不顾。表现在标题上:《武汉一高校迎新晚会女生秀性感热舞被指大尺度》《浙江90后少女被骗上山吃野猪遭奸杀分尸》等等,有些网络新闻在内容上也是不以事实为依据,夸张化的描述娱乐性的细节,淡化事件的本质。网络新闻《芙蓉姐姐征婚引大佬围观 凤姐发新照质问王思聪》中“此活动一经发出数小时内报名男士数量即突破10万,不少网友惊呼这个世界太疯狂了。随后芙蓉姐姐又在微博上郑重宣布了征婚事宜并高调示爱王思聪”。此类新闻既没有传播价值,又缺少社会责任感,但是点击率确非常高,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第二,网络新闻低俗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媒,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传播雅俗共赏的内容的责任。但是此处的“俗”应该被理解和解释为“通俗”即我们所说的浅显易懂,适合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但是许多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却歪曲“俗”的内涵意义,简单的将其表现成了“低俗”,许多网站为了追求点击率,开始专注于如何抓住网民的眼球,满足其低级趣味,通过满足受众的人性需求、求异心里甚至窥视癖来引起网民的关注。并不断的加载链接,使受众欲罢不能,流连于低俗新闻中,浪费时间。这是一些网站忽视社会责任,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的后果。《女子因邻居与老公有染花2万元雇人将其杀死》,《名博“钱烈宪”被刺续:活动组织方称绝非情杀》此类新闻在一些网站中非常常见,极大的污染了网络新闻的整体环境。
第三,网络新闻把关功能弱化。“把关人”理论的提出者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理论奠基人之一的卢因。他在他的专著《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卢因的理论中,把关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是信息进入传播渠道的最后一道门禁,可是在时间就是一切的今天,有些新闻为了占据时间上的优势,把关人往往对其绿灯大开。致使进入传播渠道的新闻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一个手持网络终端的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他们不受新闻把关人的制约,随时随地都能够上传新闻,造成了网络信息爆炸,更会将这种潮流蔓延开去,影响后进者的审美观、责任感。网络新闻把关功能弱化的危害是极大的,必须及时的遏止这种现象,加强把关功能,增强全社会对网络新闻的关注和监督,还网络新闻一片纯净的天空。
第四,网络新闻整合信息不足,目前国内众多新闻网站,每天发布的新闻重复率极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也很难留住忠诚的网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网络中浩瀚的信息进行综合整合的能力。传统的报纸媒体至今仍然占有媒体市场一定分量的原因之一是它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深刻如理的信息分析能力,这恰恰是更新速度极快的网络新闻所不能企及和超越的地方。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是“千网一面”,而是独树一帜,别有千秋。真正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独到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众多新闻信息中找到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信息,发现不同现象之间的本质关联,帮助受众厘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为受众找到认识世界的钥匙。
第五,网络新闻制作不规范。网络新闻制作不规范已经成为网络新闻行业的一只蛀虫,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些新闻歪曲事实真相,将个别因素、孤立现象扩大化,引发网民的激烈、极端的反应,提升点击率;一些新闻故意制作与事实内容不一致、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欺瞒受众;使用具有性暗示的词汇作为新闻标题,满足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新闻内容出现关键性的错别字等现象。这些现象的成因是多元的,但是解决之道却是唯一的,就是加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业务水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及审美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网络新闻的制作品质。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新闻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从业者、受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网络媒体需要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不忘担负起对公众的责任感、使命感。网络新闻从业者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坚持国家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受众铺天盖地的网络新闻的信息中,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形成对网络新闻监督检举的意识,遇到不良的网络新闻,敢于举报。清澈的网络环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杜瑶;赵凌;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2]吴风;走进新世纪的中国网络新闻传播[J];新闻大学;2000年03期
[3]顾晓燕;试论海量新闻背景下的“守门人”[J];新闻记者;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