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道德对人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时期是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对高职学生来说亦是如此。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重视理论内容的把握,也重视实践的作用,使学生作到知行统一。本文对道德的作用、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作了概况,并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道德; 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教学;高职学生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到:“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可见,思想道德对人类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道德是人类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道德,就不会产生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没有道德,人则与禽兽无异,当然也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所以,思想道德对人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成长阶段,那么,大学阶段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简单地说,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三观得以确立或进一步修正,这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大学时期也是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社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专业技术水平高,同时还应具备较宽领域的知识和综合素质,教学模式多倾向于应用性强的实践教学。所以,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也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如何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001年9月20日,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第24条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是主战场,我们可以从教育和实践这两个大方面入手。教育和实践两大途径都可以从课程教学当中体现。课程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着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在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主要作用。
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应作到智育与德育相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内容切合实际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贴近现实、切合实际,还要与时俱进。理论教学不是“唱高调”,理论要接地气。这就要求教师要走在学生前面,多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紧扣时下热点,多谈与大学生自身切实相关的问题,更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另外也能锻炼学生的政治敏锐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不同于一般大学生,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所以,学习理论课的热情不高,这种情况下,用社会关注度高的国际、国内时事问题切入理论课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时政要闻中掌握一般性理论,从而使思政理论课充满趣味性和实效性。最后,社会在进步,理论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作到与时俱进。比如,在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应注意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阶段和理论最新成果。教师只有站在时代最前沿,紧紧抓住时代脉络,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重视实践教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模式结合开展,近年来,实践教学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用显著。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参观教学、社会调查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使学生接受最直观生动的教育,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爱国主义理论,升华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标,进而实现了理论教学的初衷,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这八个字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素养、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方面,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学校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意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搞科学研究,促进科研创新和教法创新,组织开展校际、校内学术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自身的职业特点和所肩负的责任,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服务学生的思想意识,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爱岗敬业,不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名。
总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关系着每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年学生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徐朝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J].高校理论战线,2006(11).
[3]易雅瑾.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