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扑克牌与智障学生数前概念教学

扑克牌与智障学生数前概念教学

作 者:徐小亲 (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518116)

智力障碍学生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数理概率差、数前概念和计算能力更是他们学习障碍的表现。对于大多数智障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他们通常感到枯燥和痛苦,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智障学生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就是以具体、简单、常见、易于操作的实物为吸引点,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和游戏玩耍中学习最简单的数前概念,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有趣的活动,最终达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一、扑克牌与数前概念教学的关系。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令孩子觉得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并不是数学抽象的问题,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问题。”换句话说,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具,使孩子们对数学感兴趣,引导他们愉悦的走向数学之路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教授智障学生学习数前概念时,用学生喜欢的扑克牌作为教具让学生在老师带动下亲自操作,把扑克牌的趣味性、具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和智障学生兴趣范围狭窄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充分激发智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数前概念。
二、扑克牌参与数前概念教学的操作实例。
扑克牌便于携带,价格低廉,人手一套,在数前概念教学中将抽象教学活动化和游戏化,提高教学实效性。
1.数与量的对应
数是数量、数字与数名的总体概念。认识某个数,首先要知道这个数的大小、符号和名称,譬如“5”这个数,一般来说要展现“5”的量。所以,在智障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点数扑克牌上的花点去学习、理解和接受数的多少,通过扑克牌上的数字进行数字符号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目。
2. 点数
点数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概念的形成,当学生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后说出“一共”有几个,才意味着他已经了解了数序的概念。
操作一:刚开始点数时,务必要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点数,让学生对数量的多少和顺序有个直观的印象。抽出一张牌,学生手口一致的点数出与数字1-10相对应数量的花色。
操作二:一样多。在点数的基础上学认“一样多”,譬如教师拿出扑克牌“3”,让学生们也拿出他们手中的扑克牌“3”。
操作三:总数是多少。让他们弄清楚“一共”是什么意思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循序渐进,一个数一个数的增加,并会说出总数。熟练后可以随机抽取扑克牌让学生点数,并逐渐过渡到目测数群。
3. 分类
从物体群中找出差异性,然后归纳分类。例如可以按要求,如颜色、花色等归类,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各种思维过程。所以,通过分类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分类活动是提高智障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按颜色分类,分为黑色和红色两类;按花色分类,分为黑桃、梅花、菱形和红心四类;按点分类,从1-10分为十类等。
4.序列
数的本身具有大小和多少的顺序,因此想让智力障碍学生理解不等号,以及大于和小于的关系,需认识和掌握顺序。通过分级排序的练习,让他们建立大小、多少的概念。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序列的熟练度,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及多的操作顺序出示相应的扑克牌。
操作一:按数字大小排序。每位学生手中都是打乱顺序的同花色1-10的扑克牌,要求学生按照1到10的顺序排序。操作熟练后,再加大难度,按照10到1的倒数顺序排序。
操作二:送站错位的数字宝宝回家。教师把同花色1到10的扑克牌顺序中的某个数字放错位置,先请学生按顺序把数字念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然后再请学生把站错位置的数字宝宝指出来,帮助它回到家。
5.比多少
一一对应的比较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以便让学生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初步形成“多”、“少”、“一样多”的概念。
操作一:两人玩。将牌平均分好,一人出一张比多少,点数少的把牌给点数多的,点数一样多时各自把牌收回去,最后看谁的牌多,多则为赢。
操作二:多人玩。将牌按人数平均分好(这里面其实就隐含了平均的概念),一人出一张比多少。这中间肯定会出现最多、一样多、最少等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目测能力和对数字多少的理解非常熟练。
6.数的合成与分解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智障学生往往考虑到了整体就忽略了部分,考虑到部分就忘记了整体。为了让他们能正确的学习数学演算,建立起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数的合成与分解可以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为加减法运算做准备。
操作一:两人各抽一张牌,譬如甲抽出“3”,乙抽出“2”,合在一起就是“5”。结果可通过目测也可以点数得到答案。教师从旁语言辅助其理解合成,“5可以分成3和2,3和2合起来就是5”,并用纸笔记录合成的式子。
操作二:开始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律来分,譬如4能分成1和3,4能分成2和2,4能分3和1,左边的数每次增加一个,右边的数每次减少一个,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让学生分。教师从旁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变化规律并将分解的式子记录在纸上。
操作三:引出0。譬如3的分解,3除了可以分成1和2,2和1以外,3还可以分成3和0,0就是没有的意思。
三、结论
扑克牌虽然是日常生活常见的大众休闲娱乐工具,但在特殊教育中能够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有助于智障学生在玩耍中理解数前概念,寓教于乐。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法宝。特别对于注意力分散、接受能力慢、抽象思维差的智障学生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很重要,所学到的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在智障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