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挖掘初中数学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

挖掘初中数学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

作 者:王 琳 (江西省上饶县清水中学 334106)

摘   要:本文结合基础教育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要求,针对当前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挖掘潜能;拓宽思维

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初中数学中考试题,可以得知:其中大多数试题来源于教材,很多试题就是在书本教材的例题或习题的基础上,稍加灵活变化或延伸;而在综合考察学生方面应掌握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运算能力和技巧,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变化,只是题目略微增加了一些灵活度和新颖度,因此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例、习题的教学潜能,对拓宽学生思维培养是极其的重要。
一、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书中的大多数内容主要是以例、习题的形式出现,而选入教材内的例、习题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精挑细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示范性,典型性。由于受篇幅和典型性的影响,数量极其有限,要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通过研究教材中的例、习题的变式来补充,恰恰教材中例、习题大多又具备了可变性和探索性。现在各级测试命题(比如中考)的原则之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教材中例、习题进行变式研究。从抓住它们的解题思维入口,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它们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渗透教材的数学方法,将学生掌握的程度上升到更高层次,拓宽学生综合思维。如果这样进行,不仅能使例、习题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思维发展,能够不断地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大力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是多么的必要。
二、运用这些分析来注重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
首先我们要用科学的辩证唯物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很多方面,如果我们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即事物的本质,就能很快很好地解决问题;然而事物又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有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因此运用下面这些分析来注重教材教学潜能的挖掘,拓宽学生思维:
1.深度分析:注重揭示关键性字眼,十分隐含的条件以及对待求解的分析思路,力求把教材上的例、习题分析透彻一些,讲解的更加清晰明白一些。对题目的审题,从已知到求解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领悟,积极拓宽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题能力。
2.联系分析:我们不能仅仅满足教材上给出的一种解题方法,要多方思考探求例、习题的不同解法,把内涵加以延伸;同时要让脑海里零散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清单,知识链,变成随时可以应用的手中武器;教师在课堂上分析例、习题的多种解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等思维能力,同时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会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养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
3.发展变化分析:教师把例、习题稍加伸延,拓宽,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方式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讨论变题时,可以将所学的基本概念、公理、公式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情形等条件下进行运用,也把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了解的更加明白。
在教学中引入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可以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问题的关键,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最佳教学
利用变式教学,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掌握重点,形成有价值的变式探索与研究观;同时让学生能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运用的整个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去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零散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拓宽学生的思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和关键,只有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挖掘,深化,找到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挖掘教材教学潜能的变式教学主要有:引申变式、类比变式、逆向变式、图像变式等,通过它们分别可以提高学生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1.引申变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正确合理的引申教学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引申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按教学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引申同时要有梯度,循序渐进;经常引导学生参与题目的引申,进行引申训练。
2.类比变式教学: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另一些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我们提出问题,做出新发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3.逆向变式教学:是指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互换,或将一些概念,定理,公式进行逆向应用,它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
4.图像变式教学:在几何教学中,例、习题的图形往往以标准出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同时运用标准图形,变式图形,让学生更全面把握住它的本质和内涵 。
在教学中还有其他一些变式教学,我们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运用。
四、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拓宽学生思维两者的相互关系
新实施的基础改革纲要(初中阶段)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合作互助,探究实践,思维创新等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要通过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灵活性、实效性的有效实现和扎实提升,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由此可见,教师要对学生应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的思维能力进行大力培养和发展,而且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如何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只有挖掘教材教学潜能,才能拓宽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维,学生才会更好的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体现。
总之,对教材教学潜能的挖掘,多层次,全方位,深层次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思维,才能提高观察问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