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在职业高中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在职业高中上好音乐欣赏课

作 者:韩 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北校 010000)

摘   要:本文只要论述了面对职业高中,音乐教育应如何有针对性的通过音乐教学去净化学生心灵,完善人格,使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使他们成为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情感体验;教学改革;结合专业

引言
21世纪,各地的音乐教育都在积极地探索与新时代相适应的音乐教育方向。其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开设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显示意义和长远影响。那么,怎样能结合职高的特点上好音乐课呢?本着大家对音乐教育共同话题,借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其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职业高中学生来说,开设音乐欣赏课,能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文化素质,培养学生能够认识美、鉴赏美,并积极地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对于职高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忽略或不重视音乐课这一情况,音乐教师应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想,只有从学生兴趣着手,结合专业特点、融入感情体验才是上好职高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环节。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针对职高生的特点,音乐教育应从情感入手,通过音乐欣赏唤起学生们丰富的情感。首先,音乐中的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地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产生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与表选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得以锻炼和升华。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他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以上阐述了音乐与人类二者的情感同样是丰富的。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职高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的接受音乐的教育和培养。
一、情感体验在职高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过程中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从艺术价值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职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一定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音乐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也把学生引入了音乐的美妙世界中,是学生不再忽视或疏远音乐,逐渐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情感体验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二、怎样使学生在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色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是心理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由表及里的心里反映过程,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让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懂音乐。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针对职业学校拥有不同专业班级的情况,再结合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设计音乐欣赏的内容。例如,我在给旅游专业班的同学们上音乐课时,先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出发,考虑到?毕业以后,有很多同学将成为导游工作者。作为一名导游,除了掌握各地的人文地理,最好还要能歌善舞,为游客带来快乐。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我就以我们内蒙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景点——“美丽的草原”为主题,分别让学生欣赏草原名曲,在欣赏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加以讲解。例如,在听《敖包相会》这首歌曲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进入音乐当中,在欣赏前,老师先讲解敖包的由来、意义,歌曲内容描述了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等待、相会的场景。学生在欣赏中很投入,听着优美的旋律仿佛身临其境。很多同学情不自禁边听边唱了起来,从而获得了情感体验。在以前,音乐课和美术课各属一家,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中却将音乐和美术融合一体,构成了艺术欣赏课。教材里面,不仅有乐谱和名曲欣赏的内容,还带配套的光碟,有配合音乐的人物动画等,让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美得全面享受。这是音乐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尝试,为音乐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我借鉴了音美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法,在为我校美术设计专业班上音乐课时,就以美术最突出的特点——“直观性”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欣赏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的管弦组合《动物狂想节》时,我选择了音乐作品中所有有动物的图片,在配以音乐,制作成音乐课件。在教学过程采用看“先感受——再判断——后理解”的方法步骤去欣赏全曲。首先,让学生先听每一段题音乐,然后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出的旋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受音乐是在描绘什么动物。听完之后,让学生作出判断。最后,用多媒体播放出动物的形象,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全面的感受音乐,更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课后,许多同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要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把《动物狂欢节》制作成音乐动画作品。
教师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的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方法,并且结合本班的专业特点不断挖掘和提高,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会影响学生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和理解。
(二)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来进行情感的体验
  音乐教育是这样,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得化身。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会使生理,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不相一致。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如非洲的音乐,高度发达的节奏快速,复杂多变,多层次这样的节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情感和意志;节奏慢则心平气和、稳重,在音乐作品重多用于叙事、抒情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多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当中的变化。
(三)音乐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中,它也可以通俗、流行音乐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果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老师可以偶尔安排几节课的时间,把机会给学生们自己,听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例如,学生们特别喜欢韩红的歌曲,我选择了几首歌曲作为音乐欣赏内容。学生们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一首《天亮了》。这首歌是根据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而创作的,我为学生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当学生听到这首旋律伤感,歌词感人的歌曲时,都被感动了。这些贴近实际生活的歌曲或乐曲更受学生的喜爱,容易激发生的情感,情感投入越多,兴趣就越浓厚。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差异,所以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适应,相信他们总会激情碰撞迸出火花。
情感的体验是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教师与学生共同抓住,并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就会产生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可更具有生命力。让我们共同为艺术教育事业而奋斗,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奉献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才智。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的哲学》【美国】Bennett  Reimer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音乐简史》,夏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艺术理论基础》,杨琪著,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