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 者:蒋明松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六中 551700)

数学是高中所设学科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它不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学生高考成败的重要学科。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又是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科。这其中固然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原因: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较强的系统性等特点;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出现厌学、甚至放弃的现象。诸多原因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结合数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以下略谈一下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看法: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的学生,对高中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高中的数学内容增多了,又大大的提高了难度、广度。虽然许多学生平时也很用功学习,但由于学习方法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很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加上几次测验考的不理想,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脑子笨,不是学数学的料,学习情绪也会很快的低落下来,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时,要给学生摆事实,讲理由,分析原因,来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梯度,要让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心中有一种成就感,要让学生认为数学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难,自己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付出是有回报的。平时,对考试、作业中的错误,要耐心地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是其他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再做类似的习题,来重新测试,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把数学融入生活当中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有机地向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和学好数学对将来实现祖国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用到数学。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数学必修模块一的指数函数时,我提前给学生留了家庭作业:有两个人甲和乙是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甲考上了高中,上了大学,而乙下海从商了。若干年后的一天,甲、乙两人在大街上巧遇,此时的乙已经是腰缠万贯,而甲却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寒暄之后,乙讥笑甲说:“上学学知识有什么用?看你虽然读了大学,生活也不是很富裕,而我却吃穿不愁,还有车开,生活多么惬意!”甲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和气地说:“老同学,不如我们做个生意,生意的规则是:每天我都给你10万元,一直持续30天,而你第一天只需要给我一分钱,第二天给我2分钱,第三天给我4分钱,每天都是前一天的两倍,这样持续30天,你看如何?”乙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那么同学们,大家猜,一个月后是甲赚了还是乙赚了?我讲完之后,同学对这个问题都非常的感兴趣,有的同学还脱口而出“乙赚了!”第二天,那些说乙赚钱的同学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为什么是甲赚了呢,这里面用到了什么原理呢?” 我便接着这些学生的问题,开始讲授指数函数的内容。整节课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课。可见,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拿生活中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来考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教学艺术的研究,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奥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上要开动脑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学风格,被老思路,老方法给束缚,从而陷入僵化的教学模式中。要知道教无定法,然不可无法,一成不变的风格,尽管能使学生少一种适应的过程,却也使学生少了一份新鲜感,长久,会使课少几分吸引力。
高明的老师会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探索研究,为学生度身量体,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我们有怎样的学生,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怎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课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讲练结合法,并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指导方针: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奠定了“充分暴露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轨迹,通过双边关系,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学思路,在我的不知不觉的教学示范下,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法,施之以练,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知识技巧。让学生从您的课上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四、促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学生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成功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学生一点一滴的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成功的快乐和自我欣赏。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我通过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复习旧知识渗透到 “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更深入地学习作好了铺垫。整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学习气氛很浓,掌握知识既快又牢固。现在许多教育研究工作者提出“自主学习”、“快乐教育”,使学生在自主、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愉快的事,这种愉快反过来成为求知的动力,如果能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会乐学不疲。
总之,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增强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奥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为兴趣的产生打好根基,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成功会激发兴趣,失败则使兴趣经受考验。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注那些数学学习上有困难和遭遇失败的学生。经历了困难之后的成功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