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学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力求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是改革探索过程取得的成就,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更快的达成教学目标,在我国技工学校机修钳工专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着手,对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的措施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机床修理;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特点;措施
《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才训练》和《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是技工学校机修钳工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这两门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一的理论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依据我国目前技工学校的现状来看,我国钳工专业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技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为我国社会培养大量新型的钳工技术人才。
一、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技工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由中学毕业或者未毕业的学生组成,还有少数是过早辍学进入社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青少年组成,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想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无论是《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才训练》还是《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钳工专业对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课教学实践安排跨度大
《机修钳工工艺与技能才训练》、《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以及《工程力学》是钳工专业最重要的三门专业课,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我国传统的钳工教学方法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跨度大、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面对较大的时间跨度,学生对教学目标、任务、内容以及方法认识不清楚,导致教学效果偏低。
二、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具有明显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做了以下总结:第一,一体化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可以第一时间运用到实践训练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改变了传统钳工专业难学、难懂等问题,使原本单一、乏味的课堂生动、趣味化;第三,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师生“零”互动等问题,一体化教学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保障了课堂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第四,简化了原本复杂、难懂的技术理论知识;第五,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可靠保障。
三、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伴随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在课堂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建立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首先应该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指将专业教师和实践单位相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够第一时间进入相关建设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另外,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还需要专业教师从自身做起,拥有扎实的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技能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保障。
(二)准备“一体化”教学设备
完善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还需要准备“一体化”的教学设备。由于技工学校钳工一体化教学开展的时间有限,基础教学设备明显不足。为了加强机床维修与机修钳工教学的一体化,学校首先应该准备充足的“一体化”教学设备,包括课本、师资以及场所等基础条件。另外,学校应该将新知识、技术以及工艺融入到新的理论教学中,强化综合训练能力,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实现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从技工学校的教学现状出发,突出机床修理以及机修钳工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安排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如将学生按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因材施教,确保学生既有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又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践训练。另外,教学内容的安排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安排好教学内容后,教师组织教学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第一,加强巩固复习的力度;第二,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第三,学生进行实地演练操作,巩固理论知识;第四,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四)勇于排除困难,寻找新的出路
开展机床维修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初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积极寻找新的方法解决,而不是采取畏惧、躲避的态度。例如,实施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后。理论教学的时间明显减少,课本上的很多内容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另外,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但是真正能用来实践操作的项目却很少。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寻求新的解决方法。首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调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性,突出重点教学内容;最后,实施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还需要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课本为依托。
(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我国技工学校学生由于文化知识薄弱,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提高学生技能的最大阻碍。因此,实施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具体的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具体实物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之,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在我国技工学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明确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了解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具备的特点,针对我国技工学校教学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及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等,为我国技工学校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孝章.机床修理与机修钳工一体化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2]秦军强.机械设备修理工时定额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07).
[3]李鹏.机修钳工安全操作规程浅析[J]. 科技创业家,2014(04). [4]孟晓东.浅谈机修钳工在机械设备修理保养中的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