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现在中职学生基础较差、能力较低、学习兴趣较少的特点,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而且要拿出应有的诚恳进行理性策略的情感教学行为。
关键词:中职英语;以爱施教;因材施教;能力培养
我在中等中专学校从教20余年,随着学生整体水平的不断降低,课堂教学、尤其是基础课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引领学生改变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积极应对英语学习,这是每一个中职教师绞尽脑汁需要考虑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需要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转变教学方式,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行动中有理性策略的教学办法和途径。根据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施教
现在的学生不仅底子差,而且与以前的学生在成长坏境上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多数学生娇生惯养,拈轻怕重而且贪图享乐。课堂上,有些学生甚至整节课不愿意动手、动笔、动嘴,因此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先爱上老师这个人!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要有耐心,要能读懂学生的内心,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以你的渊博知识去吸引学生尊重和崇拜你。比如老师要知道哥白尼、张海迪、巴黎的香水、美国的9.11、汶川大地震、电影“飘”、甚至他们喜欢的蜘蛛侠和动漫游戏。这就要求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鲜事物,而不仅仅是做一个课本的传声筒。
学生只有对老师所教所说的感兴趣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建立,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决定着教学设计的成败。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热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心教人、以情感人,做良师益友,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比如课堂上,教师应当以热切的期盼,真诚的信任和坦诚的爱,去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种。这种爱流露于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善意的肯定,年幼的学生每每受到感染,情绪都会立刻变得活跃,在这种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中,师生都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课堂气氛怎能不和谐,学生怎能拒绝互动! 教育心理学也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理论性的语言更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应当给学生足够多的鼓励和肯定,以此调动学生求职的欲望,让他们自发、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如果一个老师总是对学生抱有否定的态度,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挫伤,课堂气氛可想而知。既然不能“亲其师何以能够信其道”。所以说,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爱,要常报以鼓励的目光而非挑剔的眼神。只有尊重了,爱戴了,师生间才能和谐,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听课热情。
三、因材施教,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专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所以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使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又消化不了。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比如在英语课堂上,除了有序讲解课本内容外,对于那些需要自考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阅读时间,给这些学生再添加一些语法、阅读、题型等方面的辅导,以应对自学考试。当然,教师更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我们知道,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目前,“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想培养这一能力,“问题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核心。毫无生机的课堂教学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精心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在英语语课堂上,教室每开始一个新单元,都要提出几个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例如在 “The Great Wall”这一单元开始前,教师要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1.Where is the Great Wall? 2.Why did several kingdoms build their wall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3.What is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Great Wall?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预习和学习,必然比老师的满堂灌要有效得多。因此,老师要认真处理好自己的“导”与学生的“学”这一对辨证统一的矛盾,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认真实施诱导、鼓励、赏识的教育策略,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总之,在现有的环境下,教师如何开展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要不断思考并践行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