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日语财经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日语财经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作 者:吴丹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东城 100000)

摘  要:日本是我国的重要邻国,日本经济的相关课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日语学习者撰写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拟结合此类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根据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流通技术基准”和学术界的通用惯例, 在阐述论文撰写的常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说明此类论文对日本语言运用的要求和一些独特的论证技巧,以及日本财经数据收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日语财经类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的阐述和论证,为有意撰写此类论文的读者和日语专业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日语;财经类论文;写作规范;写作技巧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首先日本经济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工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后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低速增长等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依然处于困境,但正在逐渐复苏。虽然目前日本经济尚未摆脱泡沫经济的影响,但它仍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力雄厚。它具有亚洲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泡沫经济后的危机教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借鉴作用,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日语专业学生论文选题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家教育部在2004年4月8日下达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特别要求:“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要求与管理”,“在今后的教学评估工作中要也将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考察力度并将其列为确定评估结论的关键指标”因此,阐述和论证日语专业财经类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指出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论文质量,成为极为迫切的教学课题。
一、日语财经类论文撰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资匮乏,缺少课程设置。近年来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日语专业毕业论文中选择写财经方面论文的学生不断增加。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日语专业以经济为研究方向的师资十分匮乏,又缺少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设置,因而导致不少学生论文格式不够规范,质量良莠不齐。
其次,论文写作指导书少。近年来,随着论文评审制度的完善,对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关于毕业论文撰写方法、包括财经类论文写作的参考书也相继出版。但是,日语论文尤其是日语财经类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方面的参考书还极为罕见。
基于以上现状,规范日语财经类论文的撰写方法已经成为指导学生论文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财经类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以及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日语专业学生规范论文格式、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论文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术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语财经类论文的构成与写作规范
与其他领域的论文一样,日语财经类论文首先必须符合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但又有其特殊性和要求。下面具体阐释此类论文的基本要求与写作规范。
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包括很多要素,为了叙述清晰,本文拟将其分为三大部分进行陈述:一、文首提示部分(包括标题与署名、摘要与关键词、目录[ 一般来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篇幅较短的论文不需要目录,而毕业论文需要有目录。]与答谢词[ 致谢也可以放在正文之后的后续说明部分。在学士论文中,放在论文最后的情况比较常见。]);二、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后续说明部分(包括参考文献、注释和附录)。下面就各部分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逐一进行阐释。
2-1文首提示部分
文首提示部分指论文正文之前的各个环节。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目录以及答谢辞。毋庸置疑,正文的质量是论文的关键,但文前陈述部分是一篇论文的“门面”, 是一篇优质论文的导入部分。否则会导致图书馆的分类或信息管理人员难以进行资料归类,甚至导致读者流失。下面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述。
2-1-1标题与署名
谈到标题的设定首先要涉及的问题是合理选题。合理的选题非常重要,可以说,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首先,选题不能涉及面过大。题目过大必然造成论述的肤浅,或逻辑的混乱。其次,选题要有社会价值。仅凭个人兴趣或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却未必能写成有社会意义的论文。科研论文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特别是财经类论文,能够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企业发展起到启示借鉴作用才是有价值的论文。因此选题要切实结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充分考虑到社会性。第三,选题要有新意。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很重要,但是,有创新才有发展,只有不断发现新问题,才能使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有新颖观点的论文才是有价值的论文。
有了合理的选题,需要恰当的标题来描述。标题应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精华,是论文的核心表述、点睛之笔。如果正标题不能完整地涵盖论文的核心内容,可以添加副标题,副标题一定要在含义上从属于正标题,不能超出正标题的范围,也不能在级别上高于正标题。从表达上来看,日语论文的标题有一些固定说法,参见表1。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通常中国人的姓名用日文繁体字,姓在前,名在后。多位作者的署名排列上是以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列。在作者名字后面一般需加脚注,在脚注中说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和身份。

 

 

 

2-1-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日语称为“要旨”)又称概要或内容提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要陈述。字数一般在300~500字之间,日文是假名文字,所以字数会略多于中文字数。摘要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论文正文之前附加摘要的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提高论文阅读效率。让读者看过摘要后就能够抓住论文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和主要结论,进一步阅读全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推广。因此,摘要应该逻辑严谨,内容完整,表达简明,语义确切,使用规范化的学术术语,避免空泛、笼统和含混。一般来说摘要与结论有一定的重叠,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不能简单的誊抄结论,也不能照搬论文中的任何一个部分。这样都会造成摘要内容的比重倾斜,难以概括论文全貌。另外,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摘要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一般在论文完稿后再撰写。
以上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日文摘要,但日语有其自身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日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文科的论文一般不用过去时。
如:…Nは…Nである。…Nに…がある。(近年/最近)…Vている。本研究では…Nについて考察する(検討を試みる)。本研究の目的は、
关键词(日语称“キーワード”)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与摘要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是宣传论文的工具。现在很多论文网站都会有关键词的检索项,因此选好关键词非常重要。关键词通常是3~5个。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摘要、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中选出来。也就是说,关键词一定要在题目及摘要中出现。如果三者没有做到和谐统一,一定是某一项偏离了主题,作者需要立刻检讨修正。从形式上来说,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但绝不能是短语或句子。
2-1-3目录与致谢
目录(日语称为“目次”)是论文内容主要框架标题的顺次排列。包括各章节的标题、注释、参考文献、附录,以及相应的起始页码。一般来说,篇幅较长的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都需要附加目录。其目的有二:其一在于方便读者进行高效率的阅读;其二便于读者整体掌握论文的框架结构和逻辑关系,加深对论文的理解和把握。因此目录的表述首先必须完整和准确。目录中的各级标题必须与正文中的标题完全一致,不能有错误或遗漏。
各章节的标题与论文的总标题性质相同,应该是本章节的核心表述,好的章节标题应该醒目、新颖、简洁和对称。章节标题必须是名词性短语,其中不能有标点符号。字数要长短适宜,而且同级标题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当。另外,各级标题的序号必须统一,不能“各自为政”,以免造成混乱。
致谢(日语为“謝辞”)不是学术论文主体部分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内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完成期间曾经给予自己以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达谢意的文字记述,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因此内容要简短,语气要诚恳,用词要恰当,致谢的对象不需要面面俱到、过细过繁。日语的致谢一定要使用敬语表达。举例如下:
本稿の作成にあたり/執筆に際して、早稲田大学の田村英明先生から多くの有益なコメントを頂きました。また筆者の指導教官である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木島正明教授からご指導頂きました。この場を借りて心からお礼を申し上げます/(記して謝意を表したい)。
2-2正文部分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包括先行研究[ 先行研究如果占用篇幅不大,也可以放入绪论当中进行简要说明。])、结论三个部分。从所占分量上来说,绪论约占正文的5~10%左右,本论约占80%左右,结论部分占10%左右。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正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2-2-1绪论
绪论是正文的开头部分,也称序言、前言、引言、引论等,日语称为“序、序論、序章、序説、緒言、はしがき、はじめに、プロローグ”等,其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はじめに”。要注意条理清晰、繁简适度。撰写绪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立题——即提出问题。具体来说,绪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必要时应对关键词进行定义。同时可简要阐明研究动机以及研究对象在学科中的定位。其次是提出论题,即作者将从哪个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点非常关键,只有明确了论题,才能有效地探索出答案。这一部分应该与最后的结论部分相呼应。第三是说明研究方法。要表明作者的研究立场,采用的观点,说明论文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四要提示论文展开的大致脉络。这一部分要求行文简洁流畅,简要叙述一下论文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即可。
在表明论文研究目的时,常见的日语表达方式有:
(1)本稿の目的は~である;
(2)(そこで)  本稿では  ~(名詞)について考察する
            以下では   ~(動詞)たい(論じたいと思う)
2-2-2本论
本论(日语称“本論”)中的第一项内容为先行研究(日语称“先行研究”)。介绍论题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目前的研究水平,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遗留问题。前人的研究成果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界定论、知名专家的观点、理论以及有开创性的新观点。在论及先行研究时,常见的日语表达方式有:
(1)~研究がない、十分でない;
(2)~には言及していない、~は言及されていない;
(3)~だけである、~に止まっている;
(4)~は(~に)問題がある、~には問題点がある;
(5)~は~が十分ではない、~が行われていない;
(6)~では~できない;
(7)~(について)は明らかでない。
先行研究中出现的作者名及其著作,应该遵照“作者名(论文或著作发表年份、章次或页码)”这一格式进行表述,如“南亮進(2001、第三章或78ページ)”。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如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找。
总结先行研究之后,是作者展开论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导结论的过程,这是一篇论文的中心环节,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要遵守规范严谨撰写。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应依据论述内容适当划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至少应在三级以上,但不要超过五级。本论部分一般不应少于3章,各章的题目分级应大致相当,各平行章节的字数也应大致相同。段落之间、章节之间要承接紧凑、环环相扣,逻辑关系要清晰明确,详略适当。行文遣词应当用严谨规范的书面日语来表达,要符合日语书面语的表达习惯。从内容上来说,论述要有说服力,论据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推测, 应该是实证调查的结果、权威专家的研究结论或已经证实的主张、常识。另外,引用文献必须注明作品出处,并列入正文之后的注释或参考文献(详见3-3-1)。
解释论据的日语表达方式主要有:
(1)つまり?すなわち?言い換えれば~のである?(という)わけである;
(2)ここから~(ということが)分かる?認められる?窺える?窺われる;
(3)これは~(という)ことを意味している?示している?表している。
提出结论的日语表达方式有:
(1)以上のことから~べき(だ)?必要があるように思われる。
したがって~てはなら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2)~せねばなるまい、してはなるまい
(3)~してもらいたい
(4)このように~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思われる
以上のように~た方がよいだろう
したがって~ていいのではないか
(5)このように?以上のことから~(という)ことが明らかになった?分かった?結論付けられる
(6)要するに?このように~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のである
(7)結論を言えば·結論から先に言えば~ということであ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对章节进行总结的日语表达方式有:
(1)以上·これまで~(という)ことを(動詞)~た·てきた
(2)前章では~(という)ことが明らかになった·分かった
(3)前節で見たとおり·ように~
(4)以上(を)まとめると、~
(5)~ことは、これまで見たとおりである
2-2-3结论
财经类学术论文的结论(日语称为“結論、むすび、おわりに”等)部分是作者对其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论述,是经过分析论述,对绪论中所提问题给出的答案,也是自己的最终主张。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它反映本研究课题的价值,同时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结论是整个论文的精华部分,没有结论,论文就不能成立。具体来说结论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总结论证,用简短扼要的语言回顾自己分析论证的过程。在篇幅较短的论文中,这一部分可以省略。其次是阐述结论。结论一定要基于本论中的论证得出,绝不能再作进一步的展开。本论中未经分析论证的内容不能作为结论,否则就会使本论与结论的脱节。第三是自我评议。需要作者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对自己的研究结论进行评价,同时提出尚待解决的遗留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这里的评价不是抒发感想,而是要求作者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成果。
对全文进行总结的表达方式有:
(1)以上のように~ことが分かった·明らかになった?示された
(2)以上をまとめると、~ということになる。
(3)本稿で論じたことを次のようにまとめておこう。
本稿で論じたことを以下のように要約しておこう。
(4)以上述べたことをまとめると、次のようになる。
  以上明らかになったことを要約すると、次のようになる。
提出今后研究课题的表达方式有:
(1)~が今後の·今後に残された課題である
(2)今後の課題は~(こと)である
(3)~は稿を改めて論じる
(4)~は別稿に譲る
(5)~は  さらに~   的に      (動詞)(~ていく)  ねばならない
                  り詳細に   ~の視点から                  必要がある
2-3后续说明部分
这一部分位于正文之后,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包括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下面分别具体论述。
2-3-1注释与参考文献
首先,要明确 “注释”(日语称“注”)和“参考文献”(日语为“参考文献”)的区别。一般来说,注释是对论文中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作出的说明。直接征引的内容在论文中要加引号(「」),并且要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并标明出处和页码。而“参考文献”则要列出间接引用的文献, 即对某论文或著作的参考借鉴。
注释从形式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正文中的注释符号,字号要小于内容的字号,标于要说明文字的右上方,标点的左侧;二是注释栏。常用的注释格式有尾注和脚注两种,在一篇论文中,只能选用其中一种注释格式。尾注的注释栏位于正文或各章节的末尾。脚注的注释栏位于各页的最下方。在引用资料时,一定要注意查询并引用原始资料,避免抄袭引用(孫引き),抄袭引用是学术论文的大忌。
参考文献的具体格式各个期刊存在细微的差别,但是总体来说包含的内容都大致同。参考文献前要加入排列序号,排列顺序可依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作品发表的年代顺序或作者姓名的音标顺序进行排列(见表2)。
2-3-2附录
附录(日语称“付録”)位于尾注之后,参考文献之前。是对于正文的论证有补充意义的各类材料。这些材料如果加入正文或因内容过于冗长和繁琐,有碍论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而被编入附录。附录需要有编号,如“付録一、付録二、付録三”,即使只有一个附录,也要命名为“付録一”。
三、日语财经类论文的写作特点
3-1图表的使用
合理有效的运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才能提高论文的质量。图表是财经类论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段。其优势在于准确直观,一目了然。财经类论文中更是经常使用图表进行辅助说明。
首先,常用的图形类型有三种:扇形图(日语称:円グラフ)、柱形图(日语称:棒グラフ)、线形图(日语称:線グラフ)。其特点和用途各不相同。
扇形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地表明数据中的各个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有利于对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对比,按比例由大到小顺时针在圆形图的上部正中位置开始画线。柱形图能够清晰地表现绝对数量,有利于对不同数据进行直接的数值对比。线形图能够表现一项数值的长期运动轨迹,有利于分析事物的变化态势以及发展趋势。
为了更有效地阐明主题,在撰写论文时,要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图形。论文中每个图一定要有相应的标题和序号,一般来说,标题位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其次是表格的使用。表格要有表头(即表格的名称)、序号。序号可通篇排列(如表1、表2),亦可按照章节排列(如表1-1、表1-2等),表头和序号位于表格的上方居中位置。
无论是表格或图形,下方都要标明出处。如果是引用的,则需要注明出处,日语的表达方式为:“出所:…”;如果是作者自制的,则需标明资料来源,日语的表达方式为:“資料:…”。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内容加以注释,则还可以在资料来源的下方加上注释,如:“註1、註2、註3…”。
3-2资料的收集技巧
无论是进行研究还是撰写论文,收集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史料,是非常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参考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如:书馆的目录检索;相关专著末尾列出的参考文献;论文的“参考文献”和“注”;网络资源;年鉴、词典等。
撰写日语财经类论文时,不仅要全面检索图书、报纸、年鉴等传统资料,更应该巧用互联网,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具体的获取途径有:
(1)日本的统计资料。如:長期経済統計(東洋経済新報社);国民経済計算年報(内阁府);総理府統計局ホームページ;統計調査年報(日本銀行);日本統計年鑑世界の統計(総務庁統計局);外国経済統計年報(日本銀行国際課);データ世界経済;日本貿易月報(大蔵省)等。
(2)各类经济白皮书、经济年鉴、手册等。
(3)学术期刊。如:『経済ゼミなー』(日本評論社);『アジア経済』(アジ研);『世界経済評論』;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Economic Journal;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
(4)报纸。如:日本経済新聞
(5)相关日本政府机构的网站。如:“経済産業省、財務省、農林水産省、国土交通省、経済庁”等机构的网页。
(6)发布经贸信息的相关国际网站。如:MBS:monthly bulletin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monthly & yeaeboo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Government Finance  Statistics Yearbook,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Balance and Paments Statistics World Economic Outlook(5.6M );世界银行(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经合组织(OECD);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ESCWA)等。
(7)发展中国家的相关资料。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粮农组织(FAO);亚洲开发银行:Key Indicator of Developi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y、 Asian Economic Statistics, Tren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ancial Flow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中国统计年鉴;非洲开发银行等。
(8)日本的经济研究机构:如:アジア経済研究所、日本輸出入銀行、日本開発銀行、海外経済協力基金(OECF)、総合研究開発機構(NIRA)、日本貿易振興会(JETRO)、 国際協力事業団(JICA)、海外投融資情報財団(JOI)等。
3-3语言表达特点
财经类论文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口语表达,也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表达。必须措辞严谨,立场客观。不能用过多修饰词语,要多用数据和图表或数学公式,这样才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可使用口语词。这是论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日常口语主观色彩浓重,不够严谨,不适合学术论文。因此,在日语论文中,不能使用“です、ます”体和“だ”体,而要使用“である”体。另外,不能使用语气助词(如“ね、よ”)和象声词(如“どんどん、ごちゃごちゃ”)等。口语与论文用语的具体用例比较见表3。

 

 

 

 

 

 

 

 

 

 

 

其次,每一句话都要有完整的主语和谓语。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无主句、名词句等,这属于一种修辞方法,为作品增加了新意和色彩。而在财经类学术论文中,则要杜绝使用这类句子。每句话应叙述完整、且用词要严谨。
第三,修饰词与被修饰词的关系要明确,避免出现歧义句。在小说、戏剧作品当中,有时会巧妙地使用歧义句,或一语双关,达到语言生动、情节起伏的效果。但在论文中,每句话都要明确易懂,避免模棱两可。
第四,学术用语要前后一致。一篇论文中出现的相同意思的学术用语及专用词汇,必须前后一致。例如,“WTO”和“世界贸易组织”虽指同一个国际机构,但在学术论文中,必须前后统一称呼,不能随意乱用。
四、结论
本文在阐述论文撰写的常规规范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日语财经类论文的写作特点和难点,着重突出了“日语”和“财经类”这两个关键词,进行了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细致的说明和论述。正如本文所述,日语财经类论文的撰写,不仅要严格遵守论文基本格式的要求,善于运用图表、公式等财经类论文常见的特殊论证方法,还要遵循日本学术界论文写作的习惯,掌握规范的日语表达和常见句式,以提高论文内在逻辑性和表达力。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阐述了日语财经类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进一步深入还大有文章可做。因此,本文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概述,更加深入的阐述和研究将留待今后分专题另外撰稿论述。
参考文献
[1]薛荣久,2007,经贸研究与论文写作[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櫻井雅夫(2003)『レポート論文の書き方(上級)改訂版』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
[3]河野哲也(2004)『レポート論文の書き方入門第3版』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
[4]小浜裕久 木村福成(2004)『経済論文の作法』日本評論社.
[5]浜田麻里(1997)『大学生と留学生のための論文ワークブック』くろし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