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W2013B09)]
摘 要: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外贸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考核方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改革;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地理》是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等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商品市场之间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之间的联系。它应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它是世界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际贸易地理》是外贸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专业课程,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对未来从事外贸及货运代理的学生可以提供有力的基础知识储备。作为一名教师,发现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所以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非常重要。
一、《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现在部分学校实行单招政策,有的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有的反映课堂上讲的内容都听不懂,有的学生地理知识比较扎实,所以给老师的上课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有不少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学习的欲望,学习兴趣低落,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部分学生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处于“被学习”状态,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明显的烦躁和厌倦情绪,抱着“混毕业”的态度,混完大学生活了事,这些现状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课程标准不完善、考核标准单一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只有传统的教学大纲,没有最新的课程标准。在某些高职院校中,由于存在对教师的各项考核,比如学生打分直接和教师考核挂钩,所以有的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只讲学生爱听的内容,比较偏重于人文地理或旅游地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多采用大作业的考试方法, 学生自拟题目或者教师出一题目,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材料然后下载、拼凑在一起完成所谓的论文,就可以完成最后的考试了。所以在整个教学和考试过程中,教师教学较随意,学生没有学习压力,达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内容陈旧、滞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是现在使用的教材最新的数据也仅仅到2010年, 例如散货物流地理中,煤炭、谷物、矿石的贸易数据有的还是七八年以前的,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体现不出时代的特色。有的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多是知识点罗列,不能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和教学需要。
二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改革建议
(一)改进教学方法,变学生为课堂主体
现代的学生比较浮躁,所以教师应该研究90后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备课的同时还要备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变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训项目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地图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所以在配备教材的同时配备地图册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讲解世界大宗散货分布,世界各国港口分布,世界海运航线、世界主要海峡、路桥运输路线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地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准备一系列空白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地图的填写和航线的设计,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完善网络课程等,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项目实训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按照章节讲授课程的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收集材料,完成实训课题,最后有小组成员进行讲述。比如讲到海运运输路线和路桥运输路线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设计从上海到纽约的全程海运路线和路桥运输路线,并比较运输路线的优劣,最终形成总结性报告。在讲到石油物流地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石油的运输路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材料,分析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作出对比分析,那么就可以得到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然后在地图册上进行标注,并最终设计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制作成PPT展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小组竞赛法。对于某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设计成难易适中,题
型多种的竞赛题目。将学习好的与基础薄弱的合理搭配,组织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教师评定小组的分数。利用竞赛式教学法,变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完善课程标准,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课程标准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的需求。国际贸易地理中大作业考试或闭卷考试这两种考核方法都有弊端。前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后者学生仅仅限于死记硬背。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可以更好的促进日常教学。在我校的教学改革中,采取了平日出勤、作业与课堂表现、实训项目以及在线试题库相结合的方法。平日出勤、作业占20%,课堂表现与实训项目占30%,最后的试题库考试占50%,通过题库考试可以让学生掌握最重要的知识要点,通过课堂与实训项目的考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善课程标准和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热点时事新闻,更新最新的数据资料
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而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到相关的专业网站搜集最新的资料作为补充。比如讲到世界谷物运输的时候,可以讲现在大家关心的转基因问题,讲到矿石运输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和铁矿石港口发展的现状进行讲解,讲到煤炭物流地理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特有的煤老板现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讲韩国的时候可以从学生关注的韩剧引入教学内容等等。通过热点时事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读圣贤书”,又能“闻窗外事”,让学生放眼世界,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让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充满时代信息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梁洁仪 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考试周刊 2013.
[2]苏广实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