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解析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

解析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

作 者:钟 莉 (衡阳财经工业职院,湖南 衡阳 421008)

摘   要:经济法是目前高职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一门职业技能课。就一门专业课程而言,应当体现专业性和高职教育的特点,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高职教学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高职教育中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的重点,以及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中,“经济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它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涉及领域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需要大变革,要将教材与实际运用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实践性人才。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变革重点
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时间基本上为两年半,半年实习。鉴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和时间用在经济法课程中。以笔者的经验来看,经济法教材内容基本分为:经济法产生的时间、原因;经济法的发展历程;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通常情况下,在开篇就会引入许多较难理解的法学原理或是法理研究,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产生退缩心理,再加上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不高,笔者认为这样安排教程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高职教育的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就需要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打破,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注重实践才是教学的重点。
(一)实践教学需贯穿经济法课程教学始终
以笔者几年从教的经验来看,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对其了解是非常少,甚至可说是“零基础”。对这样的学生而言,开篇就引入过多的法学伦理和纯法理研究,非明智之举。笔者所任教的是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从事管理类或财会类工作,所以应当遵照以下流程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对经济法主体的认知(重要主体企业)——经济法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主要涉及公司法、企业法、证券法、合同法等)——经济出现问题时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法律责任及对策),并且该流程始应终围绕实际案例进行。该设计流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教学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深层次理解经济立法的实践意义,而且还能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经济法律知识死记硬背的现象,努力让学生将所学经济法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有打破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束缚,凸显出高职经济法教学的实践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二)经济法教学内容需与其他专业内容相协调
财会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外,还存在许多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课程。所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顺序应当相互配合、调整,先学习的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可以略讲,多门课程应当形成前后呼应的效果。如本人所任教的学生,在开设经济法课程之前,就已经学习了财经法规课程和税法课程,这两门课程中,对经济的研究有存在重复之处,所以先进行教学的课程中已经详细讲解的内容,后进行教学的课程可以略讲甚至不讲,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合理的利用教学课时,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选取适用的内容,摒弃没有实际效用的内容。在笔者看来,教育事业应当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因教学材料施教”。
二、更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式教学法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如果教学仅仅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方式进行,无论教师讲授得多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难调动,因为任谁都无法否认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法规课程。所以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体这一现代高职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学好经济法这门课。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先提出教学任务,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出一名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也让学生获取了相应的专业知识。任务完成后,小组代表走上讲台进行任务汇报,教师根据任务分工及完成的质量和汇报质量,综合评定小组成员的成绩。任务汇报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临场表达能力,这对以后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学生而言,是项非常重要的技能。笔者将这种方法称为“任务式教学法”。
(二)三加三互动式教学法
除了任务法之外,笔者还发现一种“三加三互动式”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事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解释,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专业知识。通常笔者会运用生活中的典型小案例来解释一些法律概念,将晦涩的法律专业术语转化成人人能懂的白话文,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升。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轻松和愉快。运用三加三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应当做的是:传授知识——纠正错误——解答问题;学生要做的是:发表观点——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教师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能随时能向教师提出问题,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反复,最终,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运用,真正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地提高,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量日益变大,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当开创新的教学方式,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经济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对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进行了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文川.美学视域下高职经济法课程快乐教学方法探索——基于高职院校Z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77-80.
[2]尹苹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23-125.
[3]李慧玲.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应用与比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15:113-114.

作者简介:钟莉,1981.湖南衡阳,衡阳财经工业职院,讲师,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