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其他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像力和一颗善感的心。虽然美术课所占课时较少,但只要把握好,就可以使美术教学较大程度地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以下是我对美术教学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引导学生欣赏美
在美术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 ,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中的情感。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我们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色彩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
2.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初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
3.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1.尊重学生的想像。培养和发展想像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头脑中物体形象匮乏,知识基础不丰富,这在许多想像中都有体现。诸如形象重复单调,构图模式单一、不完整。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想像力,关键在于如何去启发他,调动他,临摹和写生时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如何画得像,而想像画则重于表现学生的想像。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绘画比成人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学生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学生成人的画法。初中的美术教育应以学生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创造热情。因此,教师在学生作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想法,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颇有不敢越雷池一步之感。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能有创新。如:在学习《图形的联想》这一课时,就有学生说由手指想到油条。此时的老师千万不能加以批评否定,而要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大胆想法,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相信以后他们会给你带来更多惊喜。所以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分解难点,化难为易。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和形象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创作创造条件。
2.鼓励、肯定学生的想像。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十三、四岁的孩子,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如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画一幅《新世纪畅想》,多数学生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事,但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学校建到月球上,他理直气壮地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人口急剧的增加,地球有一天会承受不了”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了他敢于大胆想像、勇于创新。我认为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和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达到统一,即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我就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结果。对于学生的神奇想像,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死的东西,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个性
1.每个学生都有个性,这些个性表现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绘画语言。一般来说,活泼外向的学生喜欢用粗犷的笔触表达,他们的画画速度快,画面连贯、流畅;而文静内向的学生喜欢用较细的笔触,他们画画速度慢,构思严谨,画面一般都比较精致、紧凑,但画一张作品的时间较长。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教师应大胆地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用最佳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画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2.鼓励学生涂抹富有个性的感觉色彩。一幅画画好后同学们都喜欢涂上颜色:绿色的树,蓝色的天空,白皮肤的人和黄色的小鸡等。其实这是一个不良的习惯,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对色彩的敏感和独见,画面的色彩缺乏生气与情调。所以学生涂色时,我建议让学生们多画自己对生活中色彩的那种偏好,不涂画概念化色彩,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多涂抹“主观的”、“好看的”“有意味的”画面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