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 710038)
[摘要] 探讨双语教学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4例开展《内科学》双语教学,对照组64例进行《内科学》单语教学。学时60个,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与翻译英文病例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度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2.5%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两组学生翻译英文病例的准确率差异性显著,观察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临床教学的后期,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开展双语教育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阅读专业英文的能力,也可拓宽学生视野,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内科,临床教学;双语教学;效果
广义的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1]。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医学间的跨国合作更加深入,国际市场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教学,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强调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强化其专业英语的学习,提倡双语教育,增强临床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教学内容。本研究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8例,对其中64例开展《内科学》双语教学,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与翻译英文病例的方式观察教学效果,分析临床理论教学中实施双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4例开展《内科学》双语教学,男35例,女29例,年龄19-25岁,平均22.5岁;对照组64例进行《内科学》单语教学,男42例,女22例,年龄20.3-24.7岁,平均2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教师教学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由专家组评审确定本次双语教学试验的教师人选,课程准备进行《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课程试讲。4名被评选出的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硕士学位,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1.2.2 观察组双语教学《内科学》共6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42学时,采用双语对照PPT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及接受时间等客观因素,课堂采取“半浸身式”的授课方式,即教学中涉及专业词汇的解释可用汉语,学科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可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替讲解;实践课18学时,采用情景教学法,以英文病例为导入载体,由教师现场示教演示临床常用操作和沟通用语,将学生分成小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英语沟通交流的演练。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单语教学《内科学》,共60个学时。
1.3 效果评价方法 60个学时后,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与翻译英文病例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评估效果用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及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翻译英文病例以打分的方式进行效果评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128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比较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出,观察组64例有54名(84.4%)学生能够听懂50%以上的课程内容,有10名(15.6%)学生能够仅听懂50%以下的课程内容;对照组64例有37名(57.8%)学生能够听懂50%以上的课程内容,有27名(42.2%)学生能够仅听懂50%以下的课程内容,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对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双语教学的总满意度为95.3%(61/64),对照组对双语教学的总满意度为65.6%(42/64),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3 两组翻译英文病例成绩比较 观察组分数为85.5 ±8.7分,对照组分数为62.1±6.4分,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医学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来临,涉外病房不断建立,外国医院更多地进入,英语服务日渐成为临床医学工作中的基本交流及技能服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需[2]。
本研究显示,进行双语教学的观察组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对教学满意度以及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均显著高于采用单语教学的对照组,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有助于开阔国际视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理念,较但与教学更能适应当下医学的需求。另外,调查者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开展双语教学,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阻力。
综上所述,开展内科临床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内科临床专业能力,同时具备较高国际交流能力的未来内科学科人才,是适应当今医学发展潮流的选择,也是我国内科临床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3]。目前内科临床双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但仍待进一步深化。我们应当根据目前自身实际积极地迎接挑战,努力推进双语教学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内科临床双语教学,不断促进我国内科临床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晓艳,沈守荣,张梦玺,等.内科学临床实习双语教学优化模式的探讨.实用预防医学[J],2009,04(6):225-226.
[2] 王红阳,张楠,韩晓庆.双语教学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河北医药[J],2011,33(4):1208-1209.
[3] 张明霞.双语教学在内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亚太传统医药[J],2003,03(11):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