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作 者:王 娟 李新彦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级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 255400)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兴趣,才能高度注意、积极思考。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情感激励,唤起兴趣
      1、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楷模,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基本保证。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发兴趣。从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开始,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充当他们的学习伙伴,一起探讨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领域的成果、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进一步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化学,让他们体会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以后的教学中,每一节课在讲授前使学生清楚学习的具体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断渗透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不让学生认为学习化学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采取新颖教法,激发兴趣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结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主题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2、合理设疑,激发兴趣。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知识水平,适时提出一些“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问题,常常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信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做了以下演示实验: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结束后,我向学生提出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说明理由。设置这一开放性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勇于怀疑的精神,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兴致勃勃,思维的精神活跃。
      3、联系实际需要,激发兴趣。需要是产生兴趣的基础,凡生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归纳总结知识点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制法,大多化学规律的形成,一些化学理论的建立,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老师做好演示实验,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实验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做好学生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在课堂或者课余选做的趣味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验能力,比如增加白磷的水下燃烧,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实验等,都会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四、突破难点,稳定兴趣
      调查显示,学生初学化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出于好奇心,兴趣较浓。但时间一长,一部分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兴趣便会下降,因此要培养学生持续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主要有:①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结构;②安排伏笔,以旧带新;③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④运用比喻、类比。比如学习原子、分子的知识时,许多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些微粒之间有间隔。那我们就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一碗大豆,一碗芝麻,在盒中混合后再盛放在两个碗中,还有两碗吗?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分子间存在间隙的结论。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五、成功激励,巩固兴趣
      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兴趣的发展的正催化剂。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