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提高高一英语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探讨从英语课文的词语句子、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方面来引导高一新生学会欣赏英语课文。
关键词:高一新生;欣赏;英语课文
作为一名高一英语教师,笔者经常听到周围同事们感慨高一新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阅读课中,学生没有发挥出较强的互动表现。鉴于此,笔者认为,要让高一新生爱上英语课堂,尤其是阅读课,就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英语课文,拥有一双欣赏英语课文的慧眼。
笔者所在的学校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实验教科书。新授的必修模块1(Module I)中的阅读课文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选材广泛,语言纯正地道,人文色彩浓郁,是值得学生欣赏借鉴的美文。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根据文章的从词语句子、文章结构、文体风格以下几个层面引导学生来欣赏课文。
第一,欣赏词语和句子
1.欣赏描写特定场景和特殊心境的词语
ModuleⅠUnit3 中的Lesson3 Weddings描写了印度尼西亚婚礼和希腊婚礼,两篇文章生动活泼,平实自然,集中描述了婚礼前、婚礼中及婚礼后的活动和情景,将两场婚礼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让学生欣赏文中所展示的特定风土人情和婚礼场景进而使学生乐于求知,乐于探究。ModuleⅠ中的Literature Spot1 选用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此属名家名篇,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简洁生动,活灵活现。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精彩,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揣摩主人公斯克鲁奇的心理,欣赏和品味语言大师刻绘人物心理的独特技巧。例如,当圣诞老人带领斯克鲁奇去回顾吝啬鬼的过去时,文中描绘到:“Scrooge began to feel sadder and sadder.”甚至尖叫出:“Stop! Show me no more!” 寥寥数语便把吝啬鬼恐惧悔恨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去充分想像作者所描写的情景,认真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描写特定场景和心境的妙处,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对阅读课就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2.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ModuleⅠUnit1 Lesson1 A perfect Day?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若干个自己喜爱的短语或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从而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学习和掌握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例如,有学生认为这一句话“I never watch TV all night”, 是作者对文中无所事事、终日在家看电视的主人公的绝妙讽刺。同学们还选出这么些语句:“ We haven’t got much money, you know, but we’re happy.”“ You’ve got the world at your feet. And in your hand. Great!”等等,认为这些语句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不思进取、只图安逸的可叹面目。学生们指出“As soon as I hear my alarm clock. I jump out of my bed.”“Every minute of the day is filled with urgent matters.”等句生动而具体地描绘出一个“工作狂”终日为事业过于忙碌的匆忙心态和疲倦面貌。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短小精悍、形象生动的英语习语,如‘Couch potato’‘Mouse potato’以及‘workaholic’等。
欣赏所学文章中的语句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对语言的功能和人文色彩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们从欣赏的角度体会到学习课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
第二,欣赏文章结构
ModuleⅠ Unit3 Lesson3 Weddings 和Unit3 Lesson4 Memories of Christmas 两篇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前者阐述了印度尼西亚和希腊的婚礼习俗,完全按照“before ceremony — during ceremony —after ceremony”三段论的模式展开论述。后者则是以“ before Christmas”和“during Christmas”为基础步步推进,从十一月的盼望,十二月的等待,一直到圣诞节前夜、早晨、中午和夜晚的具体活动。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片片生动的回忆。整篇文章犹如一串珍珠项链般熠熠生辉。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欣赏文章严谨的写作风格,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逐渐学会谋篇布局的技巧,提高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第三,欣赏文体风格和行文特色
ModuleⅠUnit1 Lesson4 City and Country 的两篇课文都是描述典型的英国生活方式,但属于记叙文;而 Unit1 Culture Corner中的 English Tea and Coffee Culture 一文则介绍了英国传统的茶和咖啡文化,在表达方式上偏重于说明。前者语言优美生动,后者平实自然。在对前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配上风光短片和生活短片,并且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两篇文章所分别描绘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区别,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笔者在授课中运用了填充表格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欣赏作者的行文特色。
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English Tea And Coffee Culture 一文时,可以欣赏到全文脉络清晰,以历史为主线,辅之以各时期的发展的行文特色。可以在泛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去感知英国下午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课本中所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这篇课文。
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对课文语言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行文特色都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欣赏的视野将会更为开阔。随着学生英语习得的进一步增强,再过渡到对课文的修辞手法及深刻含义等等方面的欣赏。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1(Modul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