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作 者:周 勇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 435005)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生物教师经历着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反思的过程,为达成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着艰辛的努力。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创新。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认识和体会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引言
新课程的理念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并有个性的像多方面发展,并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实际生活和社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这一点上,就能明显看出新课程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崭新的理念去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和目标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对生物教育价值的追求。从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看,纵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横向是学习、探究和练习,充分体现了生物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课本存在的问题
(1)新课本容量大、内容多。
(2)课本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3)新课本的结构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生物知识。
2.学生遇到的困难
(1)高一学生生物基础知识薄弱。
(2)通过阅读、活动探究和建构起来的知识零碎,不适应注重系统知识考查的考试。
(3)课本中不要求知识,在作业本上还有有关题目。
3.教师面临的困惑
(1)内容太多,课时不够。
(2)新课本中大量的活动内容如何取舍。
(3)活动与课时的矛盾、过程与结果的矛盾。
(4)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三、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
1.处理课标、教材中的活动和实施条件之间的矛盾
对新课标的质疑。比如,过分强调活动,但事实上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困难。开展用途不大,甚至完全没有必要开设某些活动。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应当追求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课改一开始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纠偏。
2.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目标分析,能力目标的第一点应该放在知识目标中。情感目标要具体落实到具体章节和事情,不能泛泛而谈大的目标,应该提及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标。在一节课中,并不是每一项三维目标都要重视,而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有所偏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不能在某一节课,使知识一步到位,超越应学的内容,由于“难”既吓跑了学生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反思应包括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在实践中要做到在疑难之处延伸教材,在不足之处拓展教材,在兴趣之处补充教材,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3.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生物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生物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生物学科的特色,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物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4.认真做好每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
精彩的每一节课都是一场小电影,教师就是导演和编剧,班级的所有同学都是演员和观众,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和学生探讨本场电影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还要通过学生课后作业,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每堂课都会有成功之处,坚持每节课后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积累教学素材,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像我们的素质教育,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提出,直到今天才达到这种情况,而我们的新课改才刚刚起步,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生物教师要加强对自身各种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中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2]王洪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5)
[3]潘加磊.浅谈新课改形式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