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谈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作 者:袁月妹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大镇幼儿园 528231)

摘   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步调一致,是深化幼教改革的重要一环。教育好幼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共同责任,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来自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要步调一致,前后一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能使幼儿处在统一的教育影响上,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关系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园家庭教育
1.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集体教育无法比拟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幼儿园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按国家统一的培养目标,任务和内容,在特定的环境设施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可以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但是幼儿不止受幼儿园教育,他们有许多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也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要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必须加强家长工作,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帮助家长正确的教育幼儿,并与幼儿园的教育相配合,使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丰富和补充的手段,这对实现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分析
1.幼儿园教育“家庭化” ,幼儿园和家庭的对话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不断的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不断的完善家庭教育的环境,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不断的互补促进才能够让孩子有更好更出色的成长环境。
1)建立幼儿园和家庭密切对接的网络。利用网络将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更好更紧密的联合起来,为彼此的沟通提供平台和便利。使幼儿园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更为贴近。
2)建立家庭教育培训班。通过一些定期的学习,和举办一些活动和会议,从家庭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的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力求让家庭教育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
2.组织“体验日”活动,挖掘家长资源潜力
家长体验日活动是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之一。由于家长从事不同的职业,因而具有幼儿园教师不具备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优势。为此教师可创设机会鼓励和激发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而设立“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家长有充分体验和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机会。如请某种职业的家长进课堂直接担任幼儿的导师;让家长志愿者来园协同教师共同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让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与教师合作为幼儿设计科学小实验或制作教学材料,与幼儿一起操作、探究科学现象。“家长体验日”活动,不仅挖掘家长资源潜力,更能补充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使家园合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3.关注家访细节,增进家园情感交流
家访是家园合作共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的独特形式。我国学者李生兰认为教师应是儿童家长心声的倾听者。 教师一般在开学之前对新生进行家访,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同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除此之外,每学期还要对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表现,诚恳地与家长交换意见,一起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家访时教师应态度亲切、语气柔和、勤于问答,以此增进教师与家长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缩小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语言鸿沟”。
4.家园相互沟通,共同教育幼儿
过去总觉得家长不如我们懂得教育孩子,对家长总是以教导的口气说话。在开放日把家长当观众,开家长会把家长当听众,不能虚心地向家长征求意见。而有的家长因为对教师不信任,或是怕教师为难孩子,因此不愿意和教师交换意见,家长工作成了幼儿园唱的独角戏。这样,形成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沟而不通。
为了改善这种关系,我们首先注意讲话的技巧。改“你们要怎样做”为“我们要这样做”;说到孩子时总是“我们的孩子”如何;评价孩子时注意维护家长的面子,表扬的话在集体场合说,建议和要求则个别交换。
其次,积极提高保教质量,赢得家长的信任。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抓起,如指甲有没有剪、鞋子有没有穿反、头发是否梳整齐等。有了高质量的工作为基础,我们和家长讲话时就感到充满自信,彼此的关系也亲近多了。
还有,就是改变以往把家长当观众的做法,请家长和教师一起商讨问题,明确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家长和教师是共同教育孩子的伙伴关系。
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幼儿入园后,同时接受家长和幼儿园两种环境的影响,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负担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只有双方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对幼儿的一致教育。
参考文献
[1]华正宏,钟锐锋.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0)
[2]陈淑琼.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3]王新菊.浅谈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观念的转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