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 063000)
[摘要] 现代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幼儿时代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将幼儿时代的音乐感的培养作为了提高孩子整体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此文主要讲述了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幼儿的音乐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节奏感的相关注游戏,使幼儿听音乐做动作,从而达到幼儿音乐感的增强。
[关键词] 幼儿;音乐节奏感;教育
音乐是一种可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它是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音乐节奏的创作,通过此种方式达到对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活动的反映。它的美感来自其演唱或演奏的方式,只有优雅的表达才能使听众们内心得到释放和解脱。
节奏是整个音乐的生命,培养良好的节奏感不只是靠耳朵听和头脑的理解,也需要人们在运动中体会音乐的美和音乐的流动性。幼儿的音乐感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幼儿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使幼儿通过自身的理解来感悟音乐的节奏,从而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使其对音乐的兴趣得到增强。
一、 培养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认为,幼儿园的学习只是对孩子的一种兴趣爱好的初步培养,并没有实际真正的学习文化知识。其实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如果说一个幼儿没有任何兴趣,其也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音乐感的培养还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会随处可听的音乐,这样可以刺激其音乐感,增强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果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使幼儿难以理解,但是幼儿对音乐节奏却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让幼儿充分理解音乐的节奏感,就可以达到音乐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音乐的节奏到处可见,比如下雨时的雨水哗哗声响,一些宠物的叫声,人们走路时的声音,马蹄声,打鼓声,人们运动时球拍发出的声音等等。我们要从生活中告诉幼儿,这些具有一定规律的声音就是节奏,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只要幼儿对这些声音感到深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可以很快掌握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再如火车的隆隆声,枪炮的啪啪声,钟表的滴答声等等,当幼儿在发现一种新的节奏时,就会表现出深厚的兴趣,既而会自己觉着模仿,当他们模仿会之后,就会对他们父母自豪地说:这些是我听到的。因而可以使幼儿对节奏的兴趣更加深厚,促使其主动的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寻找节奏。如果我们把这些有规律的声音组合起来,通过反复的播放,让幼儿去感受和理解,这样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形成音乐的节奏。即使幼儿本身对音乐的节奏并不是非常理解,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听,反复的模仿,就会使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深厚的兴趣,给幼儿下一步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 听觉是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基础
音乐是一种人们的听觉艺术,所有的音乐都要用靠空气传播,在人们耳中形成听觉,这样才能让人们理解音乐的内涵。所以,音乐听觉能力中培养各种音乐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在一些音乐能力的培养中都是需要听觉能力的,如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感悟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的表达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音乐的各种节奏感都是和人们的听觉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培养音乐的节奏感时一定要注重音乐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幼儿学会用听的方式来学习音乐的节奏,这样就会使幼儿具有学习音乐节奏的能力。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妙声音: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清晨鸟儿的叫声,悠扬的钟声等等。在幼儿的教育中,要使幼儿认真的聆听这些声音,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学会倾听这些声音,而且可以使其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鼓励幼儿听到这些声音后试着用自己的运动来诠释这些声音的内涵,使其慢慢地感受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从中得到快乐,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理解。
三、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方法
节奏是整个音乐的生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不仅仅是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耳朵去听,大脑去理解,而且需要让幼儿在运动中去体会音乐的流动性和美感。在日常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快的理解音乐的节奏,从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在生活中利用自身的体会去感悟音乐的节奏,从而使其音乐的节奏感更加熟练,从而使其对音乐产生深厚的兴趣。
1、采用游戏的方法对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
在学习音乐的初期一定是要学习音乐的节奏,节奏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第一课,所以节奏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节奏是整个音乐美感的来源,是整个音乐的生命。但是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单调的学习音乐的节奏是一件十分烦躁的事情,并且对于他们未成熟的大脑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音乐节奏的培养不是单纯的一个音一个音的教,但是现在的教学现状是教师一般只是对音符进行简单的讲解,烦躁的来进行音乐的讲解,这样就会使一种美的享受变成一种机械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也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设置一定数量的音乐游戏,游戏是一种可以和幼儿心理沟通的东西,通过音乐游戏的方法可以使幼儿在自身的肢体动作中去体会音乐的节奏感,游戏强调的让幼儿动起来,节奏运动需要的不仅是幼儿的肢体动作,还需要幼儿的听觉,幼儿对音乐的体会程度。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使幼儿在身体机能方面得到协调,使幼儿的心脑和听觉得到相应的锻炼,从而达到逐步的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使其对音乐产生深厚的兴趣,使其可以有创造性的进行节奏运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的节奏。
2、使幼儿学会利用听觉。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听的声音,节奏无处不在,鼓励幼儿用自身的感受去体会生活中存在的音乐节奏,比如人们上楼时的嗵嗵声,人们下楼时的踏踏声等,这些都可以使幼儿学会利用自己的耳朵去感悟节奏。
3、鼓励幼儿用动作去表现音乐的节奏。
在利用听觉感知完音乐的节奏后,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利用身体去做各种动作,如跺脚、拍手、晃动身体等,并在此时加上一些拍节,例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教师可以在幼儿听音乐的同时告诉他们这些是几拍节的,鼓励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用手拍节拍,或者鼓励幼儿听音乐的同时大声地唱出来,这些都可以是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自己对音乐节奏的认识来表现出的动作,这种动作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发自幼儿内心深处的自然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留幼儿对音乐独特的感悟能力。例如可以让幼儿学小马跑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乌鱼爬的声音,划船的声音,飞机飞的声音,这些都可以让幼儿用声音和动作模仿出来。
在教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引导其听一些激进的歌曲,如《进行曲》,整齐有力、威武雄壮;教幼儿认识三拍子时,可以引导其听一些圆舞曲;教幼儿学习四拍子时,可以引导幼儿听一些像《小燕子》、《雪花飘》等一些比较舒缓的歌曲。
4、将节奏带融于歌曲中来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歌唱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歌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大致的分为以下的八种:独唱、领唱与齐唱、齐唱、对唱、轮唱、合唱、接唱、对唱和表演唱等。那么我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音乐的节奏和歌唱融为一体。唱歌是一种人们用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而音乐的节奏是人们用来学习音乐的工具,只有将节奏学会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但是只靠学习音乐的节奏是远远不够的,其无法使音乐得到升华,所以在幼儿音乐节奏的培养中要将节奏的学习融于歌曲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幼儿加强对音乐节奏的体会。比如幼儿在学习《火车开了》这首歌曲时,要培养幼儿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力度和速度来念歌词,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力度。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在教室中排成一队模仿火车开动,并发出火车隆隆声,这样幼儿可以在学习节奏的同时也用运动去体会了音乐的美妙。
5、寻找幼儿节奏感教学中的有利契机。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到处都有节奏,如自行车的“叮铃铃”,汽车的鸣笛声,为了让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加强,可以让幼儿主动的去听周围存在的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这可以鼓励幼儿用手和脚和身上其他的部位表现出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会以现这些音乐的美妙,从而使其对音乐的节奏更加产生兴趣,他们会去主动的聆听一些存在于自己周围的声音,并不自主的用身体或者声音去模仿,这样长久以后,幼儿的节奏感自然而然的增强了。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儿童喜欢的歌曲来对其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例如在儿歌“嬾芽”中,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节拍去让幼儿自己发现不同之处,为了使幼儿不产生烦躁的情绪,我们可以让幼儿用自己身上的部位来表现他们听到的不同,这样不仅结合了这首歌曲的特点使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有了理解,而且使其学习到了不同的音乐节奏。
四、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开始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进行重视,现在的幼儿园也对幼儿音乐感的培养逐步重视,他们都将幼儿音乐节奏感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一种手段。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高度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经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声音进行模仿,并结合游戏使其更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艳.浅谈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2] 朱环.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几点体会[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10).
[3] 钟晓艳.浅谈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2).
[4] 白冬月.浅议怎样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J].大观周刊,2011(37).
[5] 杨媛.音乐节奏感培养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