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设计特色初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设计特色初探

作 者:陕春玲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新能源工程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毕业设计的特色,应面向市场,依托行业,突出实用,真正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教育;毕业设计;特色;实用性;过程控制

高等教育的毕业设计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既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关键时刻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个环节。高职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毕业设计工作应该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向市场,依托行业,突出实用,真正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市场意识、创新能力、竞争观念、社交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课题丰富、实践性强、内容灵活、形式多样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目标不同,针对这个特点,在选题时突出课题的实用性,相对减少理论性偏强的课题,课题应该尽量来源于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的内容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产任务,涉及到本行业的很多方面,其难度和工作量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课题还应该能及时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
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应该灵活,允许学生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进行变化,鼓励学生针对工作内容进行毕业设计,允许学生结合实际工作自行设计课题。
毕业设计的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论文,还允许采用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等形式,学生针对实习岗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实习企业企业文化的认识等都可以是毕业设计的一种方式。
二、尽早展开,充分准备
学生选定毕业课题后,要理解毕业课题的意义和要求、要查找相关资料、要撰写开题报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了解毕业设计课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应该将学生选择毕业课题的时间提前,高职学校毕业设计可以安排在大二末就进行选题,利用暑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了解毕业设计课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早一些接触毕业课题,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行业特点,感受实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尽早接触毕业设计课题,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岗位、工作内容,采用灵活的毕业设计形式,如果所选的课题与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方向,可以针对工作实际进行毕业设计,学以致用;如果所选的课题与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方向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调整毕业设计课题。
三、全程控制、全面管理、全方位指导  
指导老师除带毕业设计任务外,还有其他教学和社会工作,往往对毕业设计进度的掌握尺度不同,进度过慢就会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要求指导老师确定每一个阶段的指导时间、阶段目标和任务,阶段性地检查指导教师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要求指导老师要掌握、记录每个学生每一个阶段的毕业设计进行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毕业设计的中期汇报工作,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毕业论文的水平。这样毕业设计不再是单单对毕业答辩和课题完成情况的检查,实际达到了全程监控毕业设计的效果。
指导教师除了要搞好对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地指导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到实习点进行检查,主动与实习企业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搞好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
四、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突出实用
高职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无疑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设计工作应该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向市场,依托行业,突出实用,真正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市场意识、创新能力、竞争观念、社交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养成。
把企业“请进来” ,让企业共同参与,结合生产实践、结合具体的生产任务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保持一种主动适应的态势,为企业服务,校企双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实际工作的要求和方法都不了解,往往缺乏企业需要的工艺质量意识,遵时守纪的意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由于实际工作和原来的想象有差距,有的学生长时间不能适应。
学校“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实践第一线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实习并有相对独立的工作,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结合工作实际的毕业设计,让学生不仅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熟悉了企业技术运用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更大的收获是让学生加深了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认识了职业性和针对性的含义,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自己定位在“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 上。通过企业实践,学生更容易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强学习的地方,给学生以一定的危机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及时抓住就业机会,合理择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苦乐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陈林 张洁.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2]吴文杰.日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黄晶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浅析
作者简介:陕春玲(1967—),女,汉族,副教授。研究方向:继电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