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 者:何沛清 (贵州省纳雍县昆寨乡治沟小学 553312)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标需要新的理念。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的经验,有力地推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可目前,城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原因很多。一些农村教师有自己的见解: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生学习条件差、课堂教学资源匮乏、家长文化素质低等。可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就会发现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课堂低率”。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下面我就我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拓宽学生语文学习领域,利用生活资源学习语文
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能力,需要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课内的学习需要在课外得到延伸。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即语文,生活语文最鲜活的教学观,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既有课内的习得,又有课外的收获。农村的广阔天地为小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空间,特别是语言交际和作文训练空间,远比城市孩子的条件要有利。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的材料,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学“活”语文的平台,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做法,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范围,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在真实的语言习得情景中,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有趣”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三、经常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积极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评价会使小学生信心倍增,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因此,我们一定要恰当地使用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既不要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的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获得老师的鼓励而觉得高兴。而那些虚假的,不真心的评价,不仅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四、课前充分准备
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足,他们上课只要把课文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的课前准备非常简单,只读读教学参考,抄抄买来的教学案例,以应付检查。有的甚至连其中的错漏也照抄不误。这样不仅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新课程标准中一些不可少的探究、反思,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俗话说:不做无米之炊,不打无准备之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备学生、备教法、备课堂内容,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的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那么,课前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呢?一、准备学生的预习;二、课堂教学理念的准备;三、教学内容与相关的知识准备;四、教学设计的准备;五、教学方法与教具的准备。教师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要达到以下要求:1、要让学生学有所值;2、要以“三维目标”为设计中心;3、要重视双基培养;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学习。只要我们教师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以上的几点要求,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对此,我颇有感触。有一次,乡中心小学来到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并指定要我上一堂公开课。接到通知,我心急如焚。如何才能上好这堂课呢?静默中思索片刻,决定上《登山》这课。我就是按照以上几点要求,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列宁在过危险小路时遇到哪些困难?他如何克服的?让学生读懂后,然后让学生画出示意图,探讨一下,并用事先准备的长凳,把长凳靠近教室的墙壁,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这样的设计层层深入,亲自体会,使学生对列宁临危不惧、不畏艰险的性格理解得透彻。这节课让我体会到课前充分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