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成功的源泉”,促使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自主的学习。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出来的观点:
一、善于使用比喻,着重解释常用学科名词
信息技术是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它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往往会令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学生难于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很多名词是都可以作为“喻体”。如“电脑”、“网络”、“桌面”、“墙纸”、“窗口”、“菜单”、“按钮”、“文件”等,这些名词有助于计算机新手的学习和入门。可以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比喻,效果应该会不错的。
在学习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输入和输出设备是计算机接受指令和数据、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做这样的比喻:“我们看东西用的是眼睛。听声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作我们的输入设备。同样,我们用嘴巴讲话、用手写字。嘴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输出设备。”这样一讲,就使本来比较陌生、抽象的事情亲切化、形象化了。
二、巧妙设计,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信息技术也要从常规知识,又如键盘的功能与操作、指法、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入手。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来说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强制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很快会降低学习兴趣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课程中我设计了《打字小能手排行榜》比赛环节大家只要根据已经设计好的教学任务,竞争上排行榜,而且每次最先完成任务的前十位同学他们的大名将在排行榜上公布呈现给全班同学观看,为了使大家有互助的热情同时为任务完成比较慢的学生给予鼓励,我在排行榜中加入了互助小帮手,优秀小组等荣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掌握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学科与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好游戏的特点,我们因该创设更多样化的学习情景。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讲解课本知识,还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适合小学生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例如:讲解一些有趣的信息技术学生的小故事,可在拓宽其知识面的同时,增强其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是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等标准,帮助学生选择或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外读物,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操作欲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相信信息技课的教学会更加容易,学生也想学、也爱学,信息技术将会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简化教学过程
1.重组教材顺序,激发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加工和表达的部分先上,而理论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基本原理等部分后上,对于信息技术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可以贯穿信息技术课程的始终。比如,我在上课时,总是先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WORD部分和Powerpoint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到信息技术应用里来,而不是先讲一大堆的理论知识,还没开始学就已经失去了兴趣。
2.针对学生自身特点,课程教学化繁为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本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适当调整教学过程。比如,在讲授用技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模块时,由于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一块,书上的事例高深难于理解,如果按部就班地把教材上的例子讲解给学生听,不仅学生难听懂,也给老师增加了教学难度。而教材的目标要求并没有让学生能真正地应用某种语言来实现解决问题,所以我抛开教材的事例,而是讲解他们小学时学习过的计算圆的面积公式如何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这样一来,学生立刻就明白了编程是怎么一回事,不仅不难学而且看起来似乎还很容易呢。这样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呢?
四、通过激趣熟悉电脑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在农村的小学生初识计算机,兴趣当然不小,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兴趣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一落千丈。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农村小学生想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好玩,而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把“游戏”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手段。
例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许多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特别是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
总之,恰到好处使用电教媒体必须讲究实用性和实效性;一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就能使学生理解意境,尽量地减少了繁杂地操作媒体设备;一幅简笔画或一个简单的教具就能使课堂顿时生辉,从而可以避免对制作媒体课件的苛刻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必将依托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对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在掌握现代技术水平的基础下,注重对课堂教学实践中虽学生兴趣的培养,并准确把握它的使用契机。使多媒体媒体能在课堂起到实用高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