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实践,也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使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如何让知识通过作业更高效的转化为能力和技能,新型的作业模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课业负担;兴趣;精选精练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内容,但现在社会和家长都在抱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矛头又都指向了学生作业过多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矛盾呢?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布置作业的目的和用途。作业是书面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一种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温故而知新”作业必不可少,任何知识不经过巩固,技能不经过操做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但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看,都无法完成过多的家庭作业。作业如果过量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其实对语文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听说读写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跟学习动力是成成正比的。兴趣越大,学生就越有动力,越舍得花时间去钻研,也就不存在课业负担的问题。
小学语文中教学的重点多是对字、词、句的训练,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在小学中经过了对字词句的积淀才能有以后的长篇大作质的飞越。小学阶段的语文认识了,人们一生中所用的基本词汇。由此可见要完成这么大量的学习,训练和作业时必不可少的。如何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一、有趣味的作业设计
依据儿童心理学基础,趣味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达到巩固复习的作用。因此,作业的创新首先得强调一个“趣”字。题型要设计到奇、趣、新、活,用多种形式,把知识、技能和创新性思维融合在趣味中,开拓学生的见识,让有趣生动的作业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使学生产生做作业的兴趣,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如在学习诗词、儿歌形式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同桌俩人或前后四人为单位拍手对读、互背。可以根据诗词内容自己编动作朗诵,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是学生即感到有趣,有学习并牢记内容。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用感情朗诵,并相互评价谁能准确处理感情,使自己的语气表达到位等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积极参与,既培养情操掌握知识,又完成教学、熟练技能。
二、灵活层次的作业设计
学生基础的差异,造成学习和掌握知识也有先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就会产生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能力低的学生吃不了。因此,必修精心考虑作业设计方案,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典型、适度、精选。使学生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跳一跳够得着。
但在语文教学中,对字词的学习中有许多机械重复的抄写型作业,这类作业学生完成积极性低。那么,如何打破常规让学生即完成语文作业提高素质又能张扬学生个性?
1.可以使用“插画作业”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是一名小小设计师,每次作业就是一次设计创作,自己设计布局,根据内容版面配入插图。
2.设计了学生兴趣十足的题型,如:成语故事小剧场、孪生词语找不同,等符合学生的心里年龄特征的作业,让他们做游戏一样愉快的完成作业。
起初会有些难,但这些困难在他们高涨的热情和兴趣下,很快就会节节败退。经过一段时期的磨炼,学生会展示出惊人的潜力,他们的作业会是精美的艺术品,批阅作业也会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三、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语文素养的提升依赖于听、说、读、写的训练。多样化就是要顾及作业中听、说、读、写内容的设计。
1、设计为同桌互读课文;
2、自读课文并进行录音、回放,自己听或在班级进行录音评比;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排练小话剧;
4、听少儿节目和儿童故事录音或长篇经典评书;
5、阅读课外书籍,摘抄喜欢的句子或写读书感悟,不限定篇幅和字数,只是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
6.自己编写小故事,小童话,高年级可以挑战长篇小说。这些作业均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提升。
四、有实效的作业设计。
实效指的是作业内容要精选精练,选用最有代表性的题目题型,所占最少时间,得到最好巩固效果。比如同音字、形进字、音近字,等容易混淆的字词,可以采用比一比,组词、造句的方法达到区分熟记的效果;如“已以”、“已、巳、己”、“做作”、“积、极”,应该让学生对易混淆的字词使用各种题型进行比较,选词填空的形式就比较适合。
五、综合性的作业设计
学科整合是现在课改的前沿,作业要具备综合性是必须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的集多项训练内容为一体。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业布置中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日常用品、生活习惯、优良品质等多方面要素,是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还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很多好的行为习惯,优良品质,或的到了很多的生活经验,喻德育、智育为一体。
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实效性、综合性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开来。
六、适应新型作业的评价方式
1.多元性评价,适应学生多元性的作业模式
(1)学生自评,为学生自我审视,发展个性提供有力平台。
(2)学生互评,为同学之间交流思想,拓展知识提供一个开放的舞台。
(3)集体评议,用集体智慧、大家的思想引领个体的发展。
(4)家长评议,家长参与评价,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家庭、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用对话方式,促进师生交流
沟通——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应写上真诚的评语,如写上我们的鼓励、感受、赞赏等等,学生也可以在作业旁边写上对老师的悄悄话或心里话。让我们的作业本,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对话,而变成一个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学生不在看到作业本就头痛,而是每天盼望看到自己的作业本,聆听老师给自己的真诚建议,师生的感情在平等的在沟通与交流中得到了提升。
特色作业使孩子们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