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职班主任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中职班主任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作 者:钟 磊 (贵州省旅游学校 551400)

摘   要:在班主任管理和指导学生时,要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实的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道难题,提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班主任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有效沟通;沟通艺术技巧

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教师这样一个队伍中,班主任则是一个更加特殊的群体。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指导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学校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骨干力量。在班主任管理和指导学生时,要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畅通并且有效,那么学生能够接受班主任乃至学校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现实的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道难题。文章从班主任现实工作出发,探讨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一、中职班主任与学生难沟通的原因
中职班主任与学生难沟通的原因可以从教师以及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生的原因
在学生进入中职之前,在初中阶段可以说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利,在中考中未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但同时,自尊心又出奇的强,当班主任找到他们时,他们总以为班主任让他们去的原因是准备批评他们,于是当与班主任碰面时,还没有开始沟通,学生已经进入与老师的敌对状态。从年龄的上来看,中职的学生的年龄段在16-18岁之间,而这一个阶段也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也是学生最为叛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强调自我的个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自己的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够完备的。当老师与他们沟通时,他们会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班主任的谈话内容,其结果就是抵触、不接受教师的教育谈话内容。从学生的家庭结构来看,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外出打工,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与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心理和人格的发展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教师自身问题
在教师与学生沟通时,谈话时,往往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管理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谈话也常常会演变为对学生的训斥,而不是与学生的沟通。还有一些教师是直接的学校到学校的就业模式,在工作中缺乏经验,年轻教师最突出的急躁、没有耐心、粗暴的面对学生的方式也成为沟通的障碍。
二、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提升
沟通应该是一门艺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教师要提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就要去掌握沟通这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的技巧。
(一)提升教师自我个性魅力
当教育作为客观对象,纳入教师审美视野,老师也必成为学生心中的一道风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班主任必须提升自我个性魅力,用教师的师爱,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知识性去提升自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以自我的个性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信任教师,让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愿意去听取教师的沟通谈话中给予学生提出的批评与表扬,意见与建议。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不必过于看重师教尊严,不要把自己的位置看得过高,更不要把自我放在中心,班主任要明白虽然班主任与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但是班主任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就是在面对学生时要善于倾听。教师只有善于倾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倾听应该是真心的、耐心的、诚心的,用教师自我的态度让学生愿意将深埋在内心的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困惑困难告诉班主任。在学生的谈话中,教师也尽可能的避免以命令的口吻进行沟通,可以以一种商量的口吻完成沟通以及沟通中问题的解决。也正如魏书生所说:“商量是一种平等。在商量中体现尊重,在商量中体现平等,放下架子,平等得与学生交谈,平等得与教师交流,使学生和教师感觉你是一位朋友,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彼此的沟通。”只有在你尊重学生的时候,只有在学生得到尊重的时候才会愿意与自己的班主任沟通,而学生愿意层面上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及沟通地点
在谈话方式的选择上主要要依赖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善于言谈的学生,教师在谈话中要特别主要掌控谈话的方向,不要让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脱离原本的主题,不善言谈的学生,我们要引导学生与教师交谈,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一些社会热门事件让学生主动开口进入沟通的状态。
在沟通地点的选择上,尽量可以避免常规选择的办公室环境,因为在办公室中,环境过于正式,让学生紧张,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让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教师可以将沟通谈话的地点转移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可以在学校的足球场,可以在学生的篮球场,可以在学校的小花园,这样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往往可以提升沟通的效果,让沟通更为真实。
(四)班主任的自我调适
由于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常常会以种不良或消极的情绪去面对与学生的沟通,这种情形既伤害教师也伤害学生。教师要做好自我心理的调适,在班级班级管理中找到职业的成就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归属感,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职业的认同感,消除职业倦怠感。作为教师要相信:要播撒阳光到学生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队伍中最前沿的班主任,必须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才能稳固学生与班主任、学生与班级、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娣.中职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技巧分析.教育管理,2013(11)
[2]王冬丽.中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艺术探析.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2)
[3]徐惠,王志祥.班主任怎样做好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