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66700)
[摘要]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倡导教育要回归原点:给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发现每个学生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教育回归自然,即创建高效生态型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效生态课堂 生命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整体性与和谐性 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
2011年的10月份,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听取了“全国中小学真实高效课堂”展示。其中听了一节生物课,其先进的教学模式是令人震撼的。该位老师运用的是“三步六环”教学法。“三步”指的是课前、课中、课后;“六环”指的是导学案情况反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分工、反馈总结、当堂检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掌握导学案反馈情况、然后自主学习,在分组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展示点评,学生讲解典型习题,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展示点评皆精彩”,可以说“真实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高中教学高效生态课堂的典范。学科之间的教学模式是相通的,就如何打造“高效生态课堂”是有借鉴意义的,对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整体与和谐的教学内容设计理念。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对知识的生态化存在的应答,面对知识的生态化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涉及过程中应遵循生态的理念充分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整合性。和谐理念是教学内容涉及的重要基础,促进和谐也是教学内容涉及的重要目标。在以往的教学内容设计中,人们形成了教学内容设计目标的多元观念,如追求教学效率、强调知识学习、重视认知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等。这些教学内容设计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具体和片面,其出发点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其研究目的也缺乏应有的时代关怀。众所周知,当前人类的生存危机所引起的反思和讨论是深刻而广泛的,它涉及我们现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各方面,深入到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而这一形势使我们要从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上来认识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内容设计的目标也需要进行反复和重建,而进行反思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就是和谐理论。
二、要坚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价值取向。教育生态学认为,坚持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工作者要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这种教育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生态哲学重视自然价值的一贯思路,认为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单独的自然存在。学生的“生命存在”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而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则是社会价值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的结果。为此,生态型课堂的构建应该以构建和谐的生命观为基础的理论依据,以培养自由、创造的“生态型”为目的,即培养整体的人、和谐的人、富有生活情趣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发展的人,从而实现学生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价值。
三、要坚持促进学生组织能力的发展。在生态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组织能力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不仅仅产生于课堂教学之前,而且产生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其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源自活动理智而非死守规定,源自多数人的判断而非少数人的权威,源自动机而非强迫,源自内在纪律而非外在控制。”再次,要重视教学情境的随机性。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挑战和干扰是应该尽快消除、克服甚至消灭对课堂教学具有破坏性的无效因素,而基于生态学的教学认为挑战和干预是促进教学的积极因素,并且视这些“干预”为形成知识的驱动力。最后,教学应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这里所谓丰富性是指知识的多样性及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开放性是指知识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并形成一种探索的教学氛围。
四、要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的预习效果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的预习,教师就不可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把预习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很多学生不去主动预习,只是被动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那么对这部分同学而言,其学习效果是比较差的。这就形成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压抑。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导学案,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导学案,使学生由学习的自发行为到自觉的行为转变。
五、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监控理念。基于生态的课堂教学监控,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尽人之性,教学监控才有价值,才可能是鲜活的、精彩的、和谐的、成功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监控以自控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为自我监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评价、反馈、监控和调节,从而减少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提高学习效率。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监控是以隐性监控为主。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无痕监控”的目的。
六、要坚持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追求整体性、开放性,而要使生态型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生态型教学评价,要坚持评价因人而异,允许打破常规,超越常规,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环境和氛围。评价要以多维度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方法要重视过程性,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自己与他评相结合。
总之,创设真实高效生态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高中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这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朝这个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爱弥儿》 《泰戈尔谈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