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2008-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文献综述

2008-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文献综述

作 者:高 幸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

摘  要: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重要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硕士学位论文直接反映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水平。本论文以2008-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论文的热点、特点以及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的教学与培养工作。
关键字: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笔者更想通过研究分析本学科的硕士论文,了解目前的研究趋势、重点,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非常重要。笔者阅读了英国学者马尔科姆﹒泰特所著的《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一书,该书通过对 406 篇文章和 284 本书的文献计量分析,从侧面反映了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和趋势,使得2000年国际高等教育的研究状况一目了然。通过阅读和思考,笔者决定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择的样本是 2008年以来的五年间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通过收集资料,相关研究如下:
一、文献计量学的缘起与发展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和数学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的数量关系、分布情况、变化规律,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英国学者普理查德首先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一概念,他认为“文献计量学是把数学和统计学用于图书和其他文字通讯载体的科学”。因而文献计量学得到了认可。
中国的文献计量学发展的特点是:虽然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却有惊人的发展速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献计量学只是一门课程;90年代初,文献计量学开始被应用,此时理论与实践并用是其特点,在评价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价值,获得了很多成果。
二、文献计量学在我国教育学领域的应用
在我国,19世纪80年代对文献计量学方法的研究很少,但是到了21世纪,研究成果越来越多,2005 年以来的论文研究逐渐增多。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开始用定量研究支持起定性研究。最早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文章是柳秀峰在80年代发表的《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研究者对在期刊《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进行了计量分析。但是研究成果集中出现于21世纪初,研究成果表明:近几年来国内各种教育杂志的影响力大小、研究人员的产出量、研究热点的变化、重要的研究成果、教育研究的主力军(机构和区域)、参考文献的分布情况,为科学评价教育研究成果做了很好的尝试。2008年刘教授还对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立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前教育课题作了研究分析,揭示了课题的地区分布以及选题的差异性、丰富性。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2008-2013年间,教育学领域有大概100多篇文章研究文献计量学。
研究主题方面,研究者在这方面的成果颇多:侯怀银等人的文章《21 世纪初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对英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2006年的文章分析》,向我们展现了国外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不仅是教授有所成就,学生也对文献计量兴趣颇深:如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哈佛教育评论>为例》,研究者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哈佛教育评论》的研究主题做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教育的主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揭示了变化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方面,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不断将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为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滕瀚、曾天山的《新中国教育科研方法著作(教材)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者对新中国出版的133本教育科研方法著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了该类著作的文化轨迹、发展特征和未来趋势,为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2009年孙冬梅发表的《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的变革与融合》;2010年袁顶国发表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精品课程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2012年徐建华、张天雪的《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只是体系建构的思考》等。
除了主题和方法研究,引文研究数量也比较多,分析类目相对稳定,比如参考文献的时间跨度、文献类型、语种、数量等。其中对学术期刊的引文分析较多,如,2009年康红琴的《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以华东师范学院为例》,文中作者采用引文数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和作者自引五个方面,对华东事发大学2001-2008年成人教育的学的75篇硕士论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各种引文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高成人教育学硕士生质量建策建议。
三、国外发展动态
国外教育领域里文献计量的研究比我国的要早、成果更多,研究范围更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献计量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了,各种计量类目中引文分析占的比例较高,涉及到的专业有: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创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特殊教育、医学教育、工程教育、农业教育、体育教育、图书馆教育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是引文分析,如1988年Budd, John M.发表了《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Literature》对高等教育期刊的引文进行了计量分析,用来验证计量定律。其次是对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的计量分析,如1989年 Koong, Kai S.和 Smith, Harold A.发表的《Faculty Usage of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s: Toward a Taxonomy》。从评价角度出发的文章也较多,如刊登在《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09年第2期的《The Citation Indexe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Knowledge》,作者 Rodriguez-Ruiz, Oscar 反思了引文作为评价手段的不足,强调要加强同行审议。
国外教育计量的对象不仅仅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还有对高校招生手册的内容分析,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比如女权主义研究视角等。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13.
[2]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
作者简介:高幸(1990-),女,河北保定人,兰州大学2013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