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现状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现状分析

作 者:高芦瑶 (兰州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社会建制是强调一门学科的组织机构、行政编制等外在制度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社会建制,高等教育学科也不例外。文章依据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建制的解读,从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学系、图书资料中心以及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这五个方面入手,通过资料收集、汇总与整理,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社会建制;现状分析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高等教育学在发展中积极探寻新问题、拓展新领域,学科社会建制就在此时成为悄然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
社会建制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而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主要是强调组织机构、行政编制等物质性层面的东西,即所谓的学科外在制度。
二、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现状及分析
费孝通先生认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大体包括5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二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结合,不仅在大学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
文章依据费孝通先生的理论,从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学系、图书资料中心以及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这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资料收集、汇总与整理,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会
学会是对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群众性团体与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现有单位会员115个,其中省级高等教育学会29个、行业高等教育学会11个、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分会)66个、高校高等教育学会9个。
(二)专业研究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机构即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和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通过统计,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机构共546所,其中“985” 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共35所,“211” 院校的高等教育机构共85所。华北地区75所,东北地区71所,华东地区152所,华南地区54所,华中地区102所,西南地区56所,西北地区36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首先,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差异大。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差异明显,差距比例达到116所。其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院校类比例差异大。“985”和“211”院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只占到全国的16%。
(三)各大学的学系
笔者统计了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高等教育学专业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中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数据。高等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硕士点全国共有85所,其中“985”院校26所,“211” 院校中剔除“985” 院校24所。而学士学位博士点全国仅有15所大学开设,其中“985” 院校7所,“211” 院校中剔除“985” 院校的有6所。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硕士点全国共有83所大学开设,但是此专业中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学士学位硕士点只有14所,其中“985” 院校有8所,“211” 院校中剔除“985” 院校的有2所。
(四)图书资料中心
高等教育学科的典藏书籍、报刊以及其他资料都很丰富,为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五)学科权威出版机构
笔者通过查阅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整理出教育类专业期刊全国共1038种,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共59种,比例占到教育类总期刊数的6%。但CSSCI中收录的教育类期刊共37种,其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的期刊有15种,约占41%[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收录的教育类期刊共77种,其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的期刊有14种,约占18%的比重。[5]高等教育学期刊在其他教育学类专业期刊中脱颖而出,比如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从问题导向、研究方法、文字功底等方面都是中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的佼佼者。
三、结语
本文从学科社会建制的内容即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大学学系、图书资料中心以及学科出版机构五个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社会建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与分析,以期从理论层面上丰富此学科的理论知识、充实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FBU-nJWdrMGDjvD7JOlDvK-Fi5CPWQNHTIPLWyphWHiG_bAI7ceGVjcL-XG5TU7vZQ4yUW17sDJCDLh9B4GrK[EB/OL].(2013-12-03)[2014-04-05].
[2] 王建华. 学科、学科制度、学科建制与学科建设[J]. 江苏高教. 2003(3):54—56.
[3]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 高等教育研究,1993,(4).
[4]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http://cssci.nju.edu.cn/manage/webedit/uploadfile/2012.4.26_17.43.18_2yq5yr29.pdf
[5]朱强,戴龙基,蔡蓉华,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
作者简介:高芦瑶(1990—),女,四川内江人,兰州大学2013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