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孩子们在探究学习中学科学

让孩子们在探究学习中学科学

作 者:孙月川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锦镇石马小学 646000)

科学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探究实践活动。不难看出探究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实验学生在学习时都没有去做,就凭教师在那里讲,探究学习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我们不要把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改成一个个的教师演示实验,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让孩子们在实验中认真地去动脑筋思考,动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让孩子们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孩子们才能对科学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些科学原理。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文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说说怎样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和探究精神。
一﹑激趣引入,提高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老师可以不直奔主题,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一课时,引入时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在玩皮球的时候,一不小心皮球掉在了一个深坑里面,怎么也够不着。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把皮球拿出来吗?”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新课,能够唤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使他们急于究源探底。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探究方案,让孩子们正确地进行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从共同分析中得到答案,从而使他们制定出研究方案。带领他们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思考:往100毫升的水里面加入一勺盐,进行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告诉我会溶解。那一勺一勺地不停地往水里加盐,逐一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学生说:当然不会全部溶解。那100毫升水究竟能溶解多少盐呢?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这时候我就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制定出研究计划。通过汇报交流,孩子们认为100毫升水是不能无限融化盐的。可以先在杯子里面倒入100毫升的水,再一点一点的加入盐,每次充分地进行搅拌,直到盐不能够在这100毫升水中融化为此,再把加进去的盐的重量合起来。实验计划定好以后,才可以进行实验。这比得到100毫升水可以溶解36克盐更重要。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而非探究的结果。
三﹑给学生充足,灵活的时间去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都能亲自动手,动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探究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实验前,我先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讨论好设计方案,然后把学生分组,用自己带来的实验材料开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通过做实验,孩子们了解到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电池的多少,线圈的匝数有关;也知道了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这个实验虽然难做,但学生做的却很成功,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但要注意,这样复杂的实验,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学生汇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四﹑要注重实验后的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完成实验探究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实验探究后,孩子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解释。意见不一样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进一步研讨。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改进探究方案并重新思考问题。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一课时,萝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在汇报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孩子操作后得出是浮的,而有的却说是沉。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进一步研讨,找一找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原来萝卜刚放在水面上时是浮的,结果时间一长,有的萝卜里面钻入了一点水,就沉下去了。不同的结果一定要让孩子们找出原因,要注重学生在探究后的反思。
五﹑拓展探究空间,让探究活动向课前课后延伸
学生们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不要把上课和下课当成探究的起点和终点。在教学时要打破时间的界限,开展课前或者课后的研究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地延伸下去。如:三年级的种植凤仙花这一个单元,要让学生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的生长过程。很显然这个内容单依靠课上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这就要求孩子们在课后要认真地去观察,去探究。教师要尽量抽出时间去关注学生在课外到底干了什么,把学生的课外研究当作科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抽出时间,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在教室里开设专栏,或展示出实物,让孩子们去探究,虽然辛苦点,但是很有意义。
总之,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