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作 者:陈章智
(贵州省赫章县朱明乡初级中学 553206)
大
中
小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如下探讨:
一、课堂通过培养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抓好中差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中差生的智力未必差。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比较差。具体地说,他们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的动力,贪玩,厌学,懒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慢慢掉队,使其缺漏越拉越大。多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中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亮,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锐敏,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是由知识内容和特点在教学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兴趣;间接的学习兴趣是与理想、抱负、目的、任务等学习自觉性密切关联着的。对于学生的学习,不论是直接学习兴趣或间接学习兴趣都是必要的。缺乏直接的学习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的学习兴趣,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毅力和信心。直接的学习兴趣和间接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动性。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计,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从两个圆的模型为例,让一个圆不动,而另一个圆却不停地向这个圆移动,这样让学生从直观上形象地认识了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个动的变化过程它俩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然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注重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同学分析、发现、和归纳。比如学完切线长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后,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小结这三个定理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出结论: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只是内分与外分的区别而已,而切割线定理中的一条切线可看作一条割线运动时与圆的两个交点逐渐靠近以至重合为一点,因而这条割线段长相等,它们的乘积就等于切线长的平方。这样很快把三个定理统一起来,同学们理解得快,印象又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如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填空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等,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在数学史上,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儿在学生时代喜欢博览群书,认识到代数与几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指出了作图问题与求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问题,提出了坐标法,把几何曲线表示成代数方程,断言曲线方程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用方程的次数对曲线加以分类,认识到了曲线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主张把代数与几何相结合,把量化方法用于几何研究的新观点,从而创立解析几何学。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
四、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
2.思维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总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初中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的发展,还应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更应该重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