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 者:陈 凡 (贵州省赫章县朱明乡初级中学 5532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研究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是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那么,就能将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下面是我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让学生在紧张的初三学习之余,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课外活动,比如 “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猜谜”等等,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让学生来讲解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让他们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给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自己找到的有趣的化学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边讲边实验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轮流找出一些题目然后给同学们讲题,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开阔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便于同学们理解、接受。如在讲氧化汞受热分解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在这一变化中各种原子本身并没有变,只是氧化汞分子被破坏了,原来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使微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更加易于让学生理解,进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大原因是化学知识零散,有些内容之间跨度较大,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常常感觉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学。导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长时间下去,学生会感觉自己一天认认真真在学,可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渐渐就丧失了化学学习的兴趣,由开始学不会到最后干脆不学了。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正确灵活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知道怎么学,就会有学习兴趣,就能学得会,能学得会,就会爱学,就会乐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比如: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我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我教了学生三种方法记忆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相应的气体名称和体积比。方法一:父亲正痒,即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之意。方法二:父亲体积大,即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更大之意。方法三:父亲正想儿毕业,即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之比是2:1。实践证明,这样有趣的记忆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相当好。
三、充分利用实验,并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当然,仅仅一节绪言课,即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化学的动机,但还不能说学生已经产生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需要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们抓住良好的机遇,因势取利。虽然我们边远地区经济条件十分差,中学的化学实验目前还无法全面进行。但是,为了能够使刚刚接触到化学的九年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一开始就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从而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造、动手能力,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或给演示实验,还想方设法和同学们一起找了一些代用品,力尽所能地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直观的了解。例如,锌可以用废干电池壳代替,铝可以用导线芯、瓶口封盖等代替,氧化铜可以将导线中的铜丝钓烧,高锰酸钾可用灰锰氧代替,集气瓶可用青霉素瓶代替,坩埚钳可用手钳代替,橡皮管可用一次性注射输液器导管代替等。
另外,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举目可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上“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中的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向学生讲清“鬼”是不存在的,而农村常说的“鬼耍火”这一现象的实质是由于死人骨质里面含有着火点很低的白磷,它在空气中自燃而产生的火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纠正了学生的“鬼神论”的错误思想。
四、课堂上老师要以丰富的情感去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同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的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另外,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辞、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化学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化学概念、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总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赖于化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教师每节化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化学趣味因素,从而使化学课堂妙趣横生,就能改善学习化学繁难枯燥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在激励、唤醒、鼓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