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 者:陈 琼

(贵州省赫章县第三中学   553200)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更是深刻地感受到: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兴趣比教给知识更重要。生物学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可以说生物学是所有学科中最有趣的,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高中生对生物学最初的兴趣已慢慢消减,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那么应如何重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
        一、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二、妙用诗词添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脍炙人口的诗词,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促进果实成熟作用的内容之前,我引用了古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并向学生提出:诗中描写的红杏枝条为什么会伸向墙外生长呢?通过这个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有急于知道的欲望,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又如,在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我这样讲述: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如何区别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这两种方式。再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直观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校不再有围墙,课堂将变得更为活跃,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生物学课堂之外,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适合于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病毒”一节时,如果单纯靠语言描述讲解病毒的概念和病毒的结构,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个抽象的认识。为此,我采用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病毒?人类、动物或植物中的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与人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它只是有害无利吗?疯牛病的元凶是病毒吗?一系列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积极利用网络查询有关内容,主动将知识进行了内化,不仅掌握了应知应会内容,而且对生物科技尖端领域的内容也有所涉及。
        四、情趣创设以激荡兴趣
  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情,就是感情,深深浓厚的感情;趣,就是趣味、乐趣,饶有风趣或妙趣横生,而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如果把课上得感情充沛、趣味盎然,那么学生就会情绪高昂、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内心总是充盈着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情趣可从以下三方面去挖掘:一是从教材的潜在内容上去寻求教学的情趣。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的精妙之处,去吸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趣。如上高中生物第一堂绪论课时,在讲生物学的发展方向时,就可把当今生物科学的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介绍给学生,把通过研究生物学,能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五大难题向学生详细讲述,在讲到无性生殖时,就联系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出的绵羊“多莉”。讲基因时,补充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都会对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二是从教师的内在因素去寻求教学的情趣。上课时,教师内心一定要充满激情,用深刻而含蓄的情感、生动的姿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把知识和趣味熔于一炉。三是教师上课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的内心充满着喜悦,使他们体验到上课的愉快,体验到学习中取得进步的欢乐,从而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情绪。这当中,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
  总之,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愿学、乐学、真学、善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就会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这样教学效果就会真正提高。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