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学语文读思仿创教学实验研究

中学语文读思仿创教学实验研究

作 者:陈绵瑞 (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 571126)

 摘   要:目前我的教育正在进行不断地改革,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深化又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核心部分即是创新学习。创新学习是充分的调动学习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热情,从而进行切实可行的,富有想象力的系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学实践;读思;仿创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其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当前在语文教育工作当中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成果,然而情况并不乐观,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教育当中拥有的“陈疾”却并没有从本质上发生改变。因此语文教育成了众矢之的,学习者最为反感,社会公众对其不断指责,而且公众迫切的要求进行语文教育改革。语文教育问题当中最为尖锐的矛盾就是读和写的分离,学习者的想象力差、创造力不足,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脱节,对于生活没有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写出的语句千篇一律。学习者都对语文作文存在着恐惧感,讨厌写作文,学习者的想象力全部被语文教育所抑制甚至消灭。以上种种表明了语文教育不但对学习者学习知识存在阻碍,另一方面也妨碍了语文教育培养学习者高尚品德的作用。因此我校尝试了对此中情况进行改变,进行了中学语文读思仿创教学实验研究,同时校内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教学。
二、实验研究过程
教学实验的对象根据班级的特点确定为初一(3)班,此班级内的学生水平较为均匀,具有典型性。此外选取了分班时与之水平相似的班级初一(5)班作为参照班级,之后对两个班级进行为期两年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下:
1、表明目的。向学生告知会对他们进行一个实验教学,同时向学生说明实验教学的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构建一个完善的“读思仿创”的教学模型,规划处一个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读思仿创”教学方式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与制约,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从而组合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自身学习的自然规律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规律设计出一个良好的训练方式,同时再融合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案构建成一个完成的语文教学系统。
(1)用朗读来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关注点集中起来,充满感情的流畅的对文章进行朗读。让学生学习并且掌握大量的朗读技巧与方法,通过有感情朗读文章从而使学生能够被带入到文章当中,因此能够对文章的主体以及核心思想有所掌握。之后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更进一步的知道学习怎样的进行文章写作,让学生知道同时思考要写什么、如何去写、这样写的原因以及除了这样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写。
(2)用思考带动模仿。模仿是读和写的一个连接带你,其为下一步的创新打下了基础,同时模仿能够使学生消除自身对于作文的恐惧感,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在模仿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掌握各种写作的方式。模仿时将之前通过朗读思考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全新的素材、写作技巧等运用到所写的文章当中,为一种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实践的过程。
(3)鼓励创造。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出学生的自我创造观念,“读思仿创”教学模式中其核心的期望就是令学生能够掌握新的技能,使学生具有创造的意识。在进行这方面培养时可以运用如下几个方法:①学校在进行日常教学当中应当塑造出一个和谐适宜的环境,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在课堂外也应当构建一个和谐适宜环境。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当中应当转变观念,不是关注学生是否听懂而是关注学生能否学会,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方式转变。③经常定时或是不定时地利用一些课余时间,举办一下有关创造的研讨会,老师通过理论的阐述以及实际的示范,打破学生脑中创造是十分神秘的观念,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
三、实验结果
1、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不再是以前的恐惧、讨厌的情绪。而是对学习语文充满了热情和动力。“读思仿创”教学方式通过合理有效的训练使得学生存在困难的读写变得容易了,学生能够消除自身对于语文作文的恐惧以及反感情绪,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一些基础的阅读作文的技巧和方式,能够在一个短时间内获得很大的进步。
2、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一篇文章进行模仿时可以很准确的掌握其中的核心部分,从而能够在文章的布局、中心思想上进行十分细致的仿照,并且仿写的文章让人读起来很顺畅,有种全新的感觉。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在通过了一段时间的模仿之后能够在文章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
3、学生的作文观念发生了改变,学生开始将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分析研究。学生的作文当中的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些时下热门的事件、话题都能够在他们的作文当中寻到,作文当中充满了社会生活的气息。
4、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当中,开始注重和老师的互动,对于一些存在疑问的问题敢于进行质疑。此外对于疑问,学生不再是坐等老师给出答案,而是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四、结语
从实验教学的数据和效果来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出来。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出许多经验,对其进行吸收并且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读思仿创”这种新型的语文教育方式是非常的适合语文教育工作的,其不但改变了语文教育工作当中的“陈疾”,同时还极大程度的发挥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作用。因此这种新型的语文教育方式应当进一步的完善,然后推广到语文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 王仁明:《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与生活同在的原则》,《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陈菊先:《过程 关系 创造——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1期
[3] 刘光余 邵佳明 董振娟:《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4期
[4] 田良臣 刘电芝:《表象思维训练: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