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模式的探讨

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模式的探讨

作 者:冯 诚 (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及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在讨论高职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部分的四种教学模式,并以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为例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模式

 

目前,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普遍忽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等原因,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注重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强调英语词汇、英语语法等知识的教学,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一般不讲或尽量少讲,从而导致学生常因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在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语用错误。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着力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上彻底改变 “教师讲、学生背”的传统教法,切实做到由“前台的圣人”转向“后台的向导”,促使学生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以期达到“学以致用,学则能用”的教学目的。笔者根据所在院校——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以不同方式促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下是一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模式,与同仁一起探讨。
一、中西文化对比模式
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大多是因为学者对目的语语言结构和母语语言结构、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了解不够和误用。这就需要用对比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自觉产生一种跨文化交际的 “文化敏感性”,这是英语教学中一个极为常见且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
运用对比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宗教信仰方面的对比,如“天地”在汉语中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历朝皇帝要“祭天地”、新婚夫妇要“拜天地”、诅咒要“苍天在上”,这些词语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天道观;而欧美人多信耶稣,由此便出现了很多与圣经和基督教有关的格言和成语,如:forbidden fruit(禁果)、God do what he will.(上帝愿意做什么,他就能够办到) 、Man proposes, but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二是地理位置方面的对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有许多词语都和农业有关,如:竹篮打水一场空,对牛弹琴等;而英国是典型的岛屿国家,水产和航海业极为重要,因此也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词语,如:as close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an odd fish(怪人)、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补大船沉)。三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对比。如汉语中的“银河”翻译成英语则为the Milky Way. “银河”使我们想到的是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the Milky Way则出自希腊神话,指宙斯的妻子在喂奶时滴下的奶汁凝成的一条路,也可指人间通往宇宙宫殿的乳白色大道。这个天空中的繁星群给中西方人民的联想竟有天壤之别,可以说只有能反映文化的语言才有其生命意义。
二、课内话题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集体活动范围,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对学生进行全面地、综合性的操练,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促使学生不断思索、归纳和总结不同语种文化的特征,产生对英语文化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在《世纪英语综合教程2》第1单元introduce and greeting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两个讨论的话题,比如“How do Americans greet each other?” ,“What is the common way for Chinese people to greet each other?”,让学生广泛探索,不断思考,积极发言,教师不断引导,从而引起学生更加广泛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自然会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教参直接进行讲解更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活动补充模式
英语课堂内的文化教学毕竟有限。因此,文化导入的教学有必要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辅助教学。笔者认为,一是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将“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简史、英语典故、英美名人轶事”等直接“灌输”给学生。比如新编的英语教程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感恩节的内容,对感恩节的相关历史和风俗习惯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文化核心在于快乐与感恩,不但有宗教知识又极富民族特色。这就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直接给学生灌输英语文化中的历史和宗教知识,使学生对于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更好地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做法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二是可以利用英文电影、英文小说、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的潜移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听说等构建背景知识图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是可以筹划和举办英语文化节、英美文化知识竞赛、创办英文读书活动等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学、教育、 艺术和风俗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实践应用教学模式
  实践应用教学是高职高专培养新时代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当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检验教学成果。比如,在讲解完英语商务名片的基本格式和常见内容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设计并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英文名片,然后分组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带动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英语教学既要传授给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基础知识,也要与文化导入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背景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准确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有效避免语言运用中的语用失误。广大英语教师亦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莉.论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J].考试周刊,2008,(42).
[2] 曹曦颖 .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研究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1).
作者简介: 冯诚,男,1978年6月生,助教,长期从事中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主要担任大学英语,英语写作,综合英语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