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节约型校园构建背景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

浅析节约型校园构建背景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

作 者:孔艳春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0)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民办高校节约型校园构建的深远意义,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因素,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理财知识供给平台,最后,分析大学生理财案例。目的是让大家意识到节约型校园构建背景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大学生;理财;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al campus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conservation oriented campus, to study how to establish the financial knowledge supply platform, students finally,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financial cases. The purpose is to let everyone aware of economical campus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financial education be imperative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nservation oriented campus;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2013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必狠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各部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节俭之风也吹进了高校校园,构建高校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
一、建设民办高校节约型校园的深远意义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在全国上下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面对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着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已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作为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与部分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办学实力不强,建校时间短,办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所以在民办高校中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这是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育部向全国各学校提出了要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要求。作为高校,构建节约型校园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特别是民办高校构建节约型校园要注意处理好学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办学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关系。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节约型校园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二、影响民办高校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因素
(一)不健康的消费观念
根据调查,民办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好,学生每月生活费普遍比较高,受到不健康消费观念的影响,学生中存在一些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追时髦的蓄意浪费现象。
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选择倾向于高消费、品牌消费和与此对应的追求物质享受、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根据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大学生年平均消费额为1万元,这一数据远远高出中国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才够用,两三千元能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句当前在某些高校颇为流行的顺口溜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生活中的高消费现象。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三大件”;上网、K歌、淘宝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老乡聚会过于频繁、过于奢侈。
受到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影响,致使高消费成为一部分大学生引以为豪的资本,从未也让一部分并不富有的大学生成为了“月光族”,还有些人不得不依靠透支信用卡来维持生计。
(二)理财意识薄弱,缺乏合理的理财计划。
根据调查,以云南工商学院为例,学生每月生活费最多7000—8000元,大部分学生为800—1000元。大学生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经济自主能力比较差,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每月日常开销以外还有剩余资金,这笔剩余基金的最终用途多用于消费方面,以活期存款形式保留和进行定期存款和投资的寥寥无几。说明大学生消费欲望很强烈,理财意识很薄弱。
另一方面,会制定详细理财计划的学生很少,大家们认为无财可理,没有做理财计划的必要,对于是否需要花钱、花多少钱全凭自己的感觉,致使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
(三)缺乏理财知识和技能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理财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很缺乏,根据调查,有约13%的大学生一无所知,有大概67%的学生表示略懂一点理财知识。而大家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报纸、杂志以及朋友间的交流等,说明在校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理财知识的意识,只是缺乏有效的知识供给平台。
当学生们被问到“什么是理财”?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会说:“理财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对于更加深入的知识以及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财,同学们知之甚少。
三、如何构建大学生理财知识供给平台
(一)以思政课理论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方式
理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思想问题。首先,应当将理财教育的问题与思政课教育联系起来,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师应当鼓励贫困大学生穷则志坚、勤俭自强,而对于富裕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因该富而不显、自制节约。
(二)以“三生教育”课堂为平台教会学生基本理财知识和技能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是生存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一)教学生理财相关知识
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理财是理一生的财,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另外,理财是现金流量的管理,不管现在是否有钱,每个人都需要理财;第三,理财也涵盖风险的管理,如买保险等。简单说,理财就是如何攒钱?如何用钱生钱?以及如何用钱?
刘彦斌,当前中国首席理财专家,关于理财,他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话“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库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所以,理财的首要原则是: 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最多只能用掉9个。
有个故事:有个惯偷,作案手段非常厉害,屡屡得手,有一次不幸被警察逮到,警察问小偷:“请你告诉我一下,在被你们偷到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小偷回答:“请你们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一个钱包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财的另一个主要原则是: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下《股神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从小就具有投资意识,他有很多挣钱的点子,五岁时帮助他爷爷打工,并把口香糖摆在家门口进行兜售。等长大点他组织小伙伴到球场捡高尔夫球,他认为这是无本万利的工作。中学时,他当起了报童,一边上学,一边送报纸。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二)大学生学习理财的必要性
让学生写下每个月的生活费,然后在与该专业毕业后所得工资进行比较,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理财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应该如何理财
大学生理财的核心是“开源节流”,重点是“节流”。
“节流”一:记账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理财的基本功都是从“记账”开始。只要养成了记账的习惯,理财就已经成功了50%。
“节流”二:买二手货
“节流”三:最大限度利用免费资源
“节流”四:减少不必要的聚餐
刚进大学,朋友、老乡之间喜欢找机会聚会。但那些纯粹为了“吃一顿”尤其是摆排场的聚会还是不去的好。
五、节约型校园构建背景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案例分析
小王是本校一名大一的学生,每月可支配生活费用为1500元,基本消费主要包括伙食费、交通费、通讯费,还有同学之间的运筹,有时添置点衣物等。以前该学生是典型的“月光族”,学习理财以后,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他还可以有些存款。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该学生的理财方案:
首先,由于该学生没有收入来源,节流是理财的首要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每个月各项支出计划表,并且监督自己严格执行,坚持每天记账,一个月再统计一下,分析自己在哪方面花的钱最多,哪些钱其实可以不用花等等,如此做出总结,严格控制消费源头,慢慢就积累起财富。
第二,由于小王没有投资经验,他把每个月固定的结余存进了银行,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利息比活期存款要高,通过这种途径有效的实现财富积累。
第三,由于大学课余时间充足,小王同学在节流的同时还实现开源,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赚取额外收入。
通过理财教育,让学生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更加知道感恩父母,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晁爱丽.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刍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陈瑜.高校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2013(9).
[3]刘丽华.浅谈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2(6).
[4]罗耀珍.浅谈民办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36).
[5]王勤.浅析高校节约型校园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2(1).
[6]黄邦道.谈高校“两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作者简介:孔艳春(1983.02-),女,汉族,云南通海,硕士研究生,云南工商学院,讲师,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