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得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的阅读方式注重对文本的客观阐述和理解,而忽视对文本的欣赏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挫伤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笔者拟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结合实例来分析探究在大学英语中学习者应具体怎样运用批判性思维策略来指导阅读,从而更好地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大学英语阅读;实际运用
一、批判性思维及其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也称作“反省性思维”(reflecting thinking),通常是指个体善于运用相关知识及策略,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做出自己的判断、评价的思辨能力。从认知技能方面来说,主要包括质疑、推理、分析、评价等策略。语言学习者在打好扎实基本功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思辨能力能够帮助拓宽人文学科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它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可迁移能力”,是学习者可以从大学教育中带走的能力,它不局限于所学的专业,也应用于以后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工作之中。
二、批判性思维与阅读
传统的英语阅读模式注重对文本形式的表面理解和阐述,如单词、语法、句子结构等,而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批判性审视和自由创造。而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它促使阅读者对所读知识主动质疑,形成强烈问题意识,并通过区分事实和观点,推理推导言外之意,以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批判性思维能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当学习者指向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时,阅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无论最终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学习者都会有一定的成功体验。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根据国内著名外语教育研究学者文秋芳的层级模型结构,思辨能力可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1. 元思辨能力 它强调人的自我调节和反思能力,具体表现为思辨目的、过程和品质等方面。2.思辨能力 具体指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技能及其情感特质。这些技能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 质疑策略(Question)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批判形式。通过提问,引发好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学习者对自己所学知识首先提出质疑,多用“三问法”的提问方式问自己,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很容易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换位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在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信感和成就感。2.2 分析策略(Analysis)指对信息的归类、识别、区分、阐释等,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分辨出主题和目的;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区分观点与论据;识别和阐释问题;辨别两者不同;归类提取大意等。学习者在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预览、略读、扫读以及注释等方式对文本信息加以识别,归类提取文章的大意。这种方式能帮助节省阅读时间和精力,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和参与意义的创造过程。2.3 推理策略(Inference)指对信息的假设、推论、论证等,具体体现在:推敲并论证作者的观点和事实之间的逻辑性;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通过推测、假设和相关信息推断结论;通过论据、情感色彩词和相关信息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语气及言外之意;通过假设、论证建构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等等。2.4 评价策略(Evaluation)指对信息的评判与反思。具体体现在:对作者观点的评判;对作者论证过程(写作思路或技巧)的评判;学习者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反思等。2.5 情感策略(Emotion)指与个体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主要表现为: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
四、批判性阅读实例
笔者以“A Life Full of Riches”为例,试分析以上五种批判性思维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实际综合运用。1: 读标题(质疑策略)阅读文章标题“A Life Full Of Riches”,提出质疑。读者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What is riches? 根据字典解释,Riches are valuable possenssions or large amounts of money.人们通常会把它跟rich,well-off, wealthy,affluent,prosperous等词联系在一起。那么对自己而言,富有意味着什么?怎样又才算是真正富足的一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富有(riches)”的定义,面对财富的态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富有就是有钱,也有人认为真正的富有是有健康,有爱,有快乐等等,这些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财富,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富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学习者在读完标题之后,可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见解对文章内容进行一种预测,然后带着疑问接着往下阅读,看作者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观点一致,如果不一致,作者的观点自己是否具有说服力,而自己是否又能接受呢?这种自我提问和预测的方式让读者无形之中把自己置身在了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里,从而感受到自己与作者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2: 找主题句 (分析策略) 在找出所有段落主题句之后,读者可以对所有的段落信息进行归类和总结,作者首先是被一个小男孩的问题所困住:Are you poor? 于是开始思考自己到底算不算很穷的问题。作者扪心自问了一下,发现自己比有些人拥有的多,但比其他人拥有的少(Well, I have more than some people, but not as much as others),那么自己这样算穷吗?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作者开始思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发现自己似乎既有富有的方面,也有贫穷的方面。在这里可利用表格等其他形式对文中信息点进行一次归类和识别,贫穷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如第三段中的the lowest income bracket等以及第五段中的1999 cars; no computers等等,而富有方面的表现:Good health for 53 years;The gift of creativity;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each December等。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得出作者的观点: 在没有物质富裕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过富足的一生(One can live a life full of riches without being rich financially). 3:深入阅读文本 (推理策略) 在这个阅读环节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书上已给出的单词注释,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同时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生单词的意思,阅读的焦点可放在积累有用的词组和短语上,此外,还可以借助老师的课堂和同学的互动讨论中,加深对文章的全面理解。4: 具体分析文本段落,区分观点和论据,推测作者目的和态度。(思辨策略的综合运用) 以第五段为例,在精读时,先利用分析策略,区分观点和事实,找出重要信息I don’t feel poor because I've enjoyed exceptionally good health for 53 years。然后对观点和事实进行论证推敲(推理策略)。我们得知,作者拥有长期的健康体魄,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illness-free; vigorous and spirited; exercising; can-do attitude. 那么以上的事实能否作为支撑说明作者的健康问题呢?通过论证和推断,答案显而易见,一个人若没有疾病,保持锻炼强身健体,便能拥有健康身体。而同时能够保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且时刻都具有自信干劲“什么都干得了”的心态,这些恰恰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基于以上事实,不难得出作者的观点:53年以来一直都身心健康,所以他不觉得自己贫穷,反而认为这也是一种富有。那么作者的这种观点自己是否又同意呢?不妨在这里自我反思(评价策略)一下,拥有健康是否就是一种富有?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因为健康是钱买不到的,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一旦读者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便会少了很多抱怨和不满足,反而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激,善待自己的身心(情感策略)。5:评价文本 (评价策略)在对全文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读者不妨把思维从文中抽离出来,对文章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写作风格进行一个客观评价,并从中吸取并借鉴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学习者可以自我提问或者跟身边的搭档互相讨论以下问题:Do you think the author’s opinion towards riches is reasonable? Does he give enough grounds of argument? Does he tell his arguments objectively? Is the text organized logical? What’s the form of starting an essay? 很显然,这篇文章是以作者自己的一个轶事开始的。这种写作方式值得借鉴。与此同时,学习者还可联系自身的经历对文中作者的观点和事实进行一种反思:我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摇铃募捐、做慈善义卖义工等)发生?在帮助别人时我是否也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归属感?我此刻拥有哪些有形财富?拥有的无形财富又是什么?对我而言,怎么样的人生才是富足的一生?6: 批判性地理解并讨论文章的观点 (情感策略) 学习者在对文章的脉络及作者的观点和论据进行评价和反思之后,本着正直的态度,对全文客观做一个总结(口头或书面上),并自信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身边的伙伴分组进行与主题相关的开放式讨论。如:With money, you can buy a marriage/house/bed/watch/book/doctor, but not love/home/sleep/time/knowledge/health.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善用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开放性的思考---提出问题;收集并评估相关信息, 通过抽象思维对其进行有效解读;最后得出经得起推敲的结论。批判性思维还能帮助学习者在大学阶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它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的始终,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文秋芳.韩少杰.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