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作 者:郭漫勤1 常 怿2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2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教学过程中,《会计学原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累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会计学原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会计学原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教学;策略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地位也日趋重要,学会计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目前学习会计的人群分为在校学生及社会人群,根据他们学习的方式及目标可分为以下等等几类:1、作为自己的专业来学习;2、在本专业及本职工作之外作为知识补充利用课余时间来选修;3、因为就业需求只是为考证的目的而学。不论何种目的,什么原因,最终学习的归宿是什么。会计原理都是所有会计类课程的入门学科。它在整个会计学科中的地位就像人们建楼时为大楼所打的地基一样重要。因此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也就尤其的关键。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
虽然只是入门的基础课程,但《会计学原理》却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都很强的课程。首先它的知识点涵盖了会计学的六大要素及三大会计报表,其次它涉及了一些税法及经济法知识。而学习该门课程的群体大都为初学者,因此对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就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有着精深的专业功底,又要有着较高的教学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会计学原理》教学安排
针对《会计学原理》的重要性及以上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以下的教学心得。
(一)理论部分的讲解在各概念清楚的基础上要重点讲解与核算相关的以下几个概念
1.会计六大要素(其中所有者权益要素较为抽象应重点讲解);
2.会计等式(包括等式恒等的论证过程);
(二)会计基本方法
1.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概念及关系;
2.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编制;
(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
该部分是会计学原理的核心部分,应进行重点讲述。应该以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及利润分配为线索进行讲解。在每一部分的讲解中,一般先将每部分涉及的会计科目找出来进行讲解,之后配合案例教学,再后是习题教学,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
首先把每部分涉及的有联系的会计科目都找出来,之后将它们的规律总结出来。一般总结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科目名称2、科目性质3、账户结构4、核算内容。其中科目性质决定了账户的结构,因此要按以上顺序总结归纳。并且应该分业务归纳,比如将会计原理涉及的业务按以下顺序总结,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利润分配;并且每个环节应分块找相关科目,下面将按各部分的顺序分别总结整理。第一、筹资 ,应总结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第二、采购,应分材料采购与固定资产采购总结;其中材料采购应分原材料与材料采购进行总结区分,它们的性质都属于资产类,结构相同,差别在核算内容上,材料采购核算的是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原材料核算的是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其中采购成本的计算应在材料采购中进行。
第三、生产环节,是最难及复杂的环节,其中需要讲清楚的是: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等科目。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是成本类账户,其中生产成本是核算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制造费用是核算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期末制造费用应分配到生产成本中去,产品完工后又转入库存商品。
第四、销售环节,主要应阐述的是三个收入科目,它们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它们都是收入类账户,性质相同结构一致,但核算内容不同,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是主要正常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的是次要正常的收入,营业外收入核算的是偶然非正常原因的收入。
第五、利润与利润分配核算,其中出现的重要科目是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账户,它们都是所有者权益账户,性质相同结构一致,差别在核算内容的不同;本年利润只核算当年的盈亏,而利润分配核算的是历年的经营情况。年末所有的收入类账户都要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所有的费用成本类都要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结转之后借贷相抵的余额就是本期的盈利或亏损额,如本年利润余额在借方说明本年的费用高于收入额,本年亏损;如果本年利润在贷方说明本年的收入大于费用,本年盈余。年底应将本年利润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如果本年盈余那就应将本年利润贷方余额从该账户的借方转出转入利润分配的贷方,如果本年亏损正好相反。当年利润的使用体现在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历年的盈利情况体现在利润分配的贷方,最终利润分配的借贷之差体现了企业最终的盈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