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作 者:任 杰 (武汉大学201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那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在实践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化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十年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念被提出,引发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思潮,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将延续前人的思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展开分析,阐述如何处理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几大重要关系,以期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领域获得新的研究突破。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科学化;重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中心思想里都包含了“科学”二字,可见科学发展是当代发展的重要诉求和流行趋势,也是在“大势”下进一步求发展的基本思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然科学,将各个研究领域都和科学联系起来,力求科学化、理论化。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顺应时代发展,加入了科学化大军。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明显的提升。事物的发展是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一个动态实现的过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深化,而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已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其研究内容,着重阐述了在实施过程如何处理好几大重要关系,以此为据点展开了新的探索,希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打开一个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述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他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所以一开始它就是以自然科学为侧重的,通过自然科学的模版来规定含义。随着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新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着依照自然科学的模版去构造研究政治教育,加上教育学科本来就是外国引进的舶来品,在国内的地位本来就不高,远低于古典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出之初甚至受到了对其存在必要性的诸多质疑,在这种高压环境之下,教育学研究学者毅然走上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道路,以求促进教育学独立严谨、专门完善应用科学的发展。
在中共中央党校毛泽东思想研究社编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大纲》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指的是按照科学的理论原则、管理方式以及工作方法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使得这种工作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在这一概念提出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展开了针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课题的深入探讨。最终进行了成功的完善改革,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心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高扬科学精神的旗帜,从科学的角度去规范化、理论化,同时揭示、了解、研究、掌握、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性和有效性,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扩展及丰富。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
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学蓬勃发展,壮大的研究队伍、增强的研究力度、丰富的研究资金都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向前发展。我们通过研究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大概可分为三点,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体系的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分为两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性思及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历史性。具体性即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其在运用中产生的成果通过分析进行消化吸收,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得当由于国情引发的社会现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时,能够更好的运用符合国情的理论体系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答。也是在这样的配套理论下才能真正准确地揭示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历史性即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等的深入分析,在既成的核心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的实验取样,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最终组合构造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化
我们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狭义上来说,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果上的科学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的成果和其成果带来的效应是体现在实际工作当中的,这是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影响及变化。那么,什么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成果呢?实际上,这就是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去实际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了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等。所以,以上这些工作进行的效率和成效即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标准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体系的科学化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已经经过了相对长时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存在着质疑。这是由于科学化的本身决定的,究竟什么是科学化呢,其实科学化就是要认识事物本身的各方面质和量的关系。仅仅认识事物的外貌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等表面现象,就不是对事物的科学认识。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则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联系及构造,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学科体系。使得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发展及实际活动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真理性、规律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这样就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现代科学的完备形态,从而彻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体系的科学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大重要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一直在从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回顾曾经走过的研究道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着重处理好科学化与经验化、政治化及人性化的关系。从而认识好和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充分体现其具体性和时代历史性。
(一)科学化和经验化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用“科学化”取代“经验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以经验为中心转变为以科学为中心。科学化与经验化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两点上: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及方法,在科学的指导下展开工作,而不是一味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来进行,真正做到跳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局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及实效;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也并不是完全抛弃以往的经验,我们应该在科学理论导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实施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充分地将科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科学化和政治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政治化的关系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性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上,我们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不能否定事物发展的客观性,一味地强化意识形态性。也不能一味地去政治化和纯客观化,抛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人民群众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的实施都会失去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将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结合: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同时又能在面对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时,灵活转变思考角度和认知方式,要能从自身的政治立场出发去指正教育他人,也要能客观地观察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将自身的价值立场放在一种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引导受教者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实现科学化和政治化的真正统一。
(三)科学化和人性化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势不两立的,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关系也极为重要。科学化与规范化、系统化、程式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一种物理特征和数量体征,这些定量化的东西存在着自身优势。但是,人性化引导下的经验和灵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实现符合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尤为需要人性化的帮助了。
本文通过简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述、内容以及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中的几大重要关系,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可能对社会教育产生的影响及作用,目的是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