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作 者:李全翠1 胡 敏2 (1宜城市城关中学 441400 2宜城市邓冲小学 441400)

摘   要:近日以来,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在我国已初见成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大纲安排都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思想教育课程的发展已十分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如初中教师整体队伍综合素质不高,课程与日常生活严重脱节,教学理念不先进等,这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提出简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理念;学习兴趣;实效性

 

1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对初中教学来说至关重要,甚至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是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人文性,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其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在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同时,使人格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起来。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不是应付应试教育的摆设,而是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起点,学校和教师应充分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使课程的价值充分发挥,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高策略
经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表明,提高初中思想教育课程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1 以兴趣培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教育家柏拉图曾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充分肯定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也更是点明,使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若是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为教育本身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实在不敢恭维,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有的甚至开始睡觉、交谈、传纸条、看闲书等。老师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心理会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因为连教师自己都可能觉得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只管一味的把课讲完便算完成任务。学生对课程的厌倦,教师对课程的怠慢再一次提醒我们学习兴趣的浓淡和积极性的高低是思想品德课成功的重要环节。若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教育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众所周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万事开头难,因此每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就是“开场白”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思考,一个精彩绝伦的开场白能够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使其充分融入课堂氛围中。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采用设疑、提问、漫画、故事等许多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导入方式上,教师可以借鉴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引起师生的共鸣。
2.2 落实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
既然要走素质教育之路,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首先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初中思修教师不仅文化水平有待加强,其道德修养也要跟上时代脚步。作为初中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掌握课本那些浅显的知识,更要不断学习进步,丰富课余知识,使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这样对所教的这门课才能发挥的游刃有余,才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足准备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和琢磨中,才能达到和学生的百分比默契。
其次,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其实,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就是让学生树立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精神,如果学生看不到来自教师的爱,思想品德课的初衷就很难实现。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和操之过急,学生心智的不成熟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对其进行教导和鼓励。这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便可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在教育评价机制日益完善和考核制度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师的努力也会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认可。
2.3 寓教于乐,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中,教师的授课往往拘泥于课本,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即使举例说明课本内容时,也会联系英雄的英勇牺牲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等,这些事实虽有重大教育意义,可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久而久之,学生便开始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事实上,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想政治课在吸引同学注意力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授课内容往往和当时当地的国家大事,时事新闻或是百姓生活、网络、方针政策有关,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突破点入手,让学生自由结组讨论,让课堂气氛自然而然的活跃起来,使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第一道桥梁顺利建立起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大家敞开心扉,活跃思维,大胆交流,带着学习的热情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相反,若是教师一味的让学生背诵课本的条条框框,是不能寓教于乐的。所谓“乐”,不一定是讲笑话博得大家开怀一笑,它更是一种高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无穷的乐趣中增长知识取得收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会、演讲会、漫画展等,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好同学的赞美,争强好胜的学生一定会提前积极准备预习课程内容,这样课堂的参与性就会提高上来,师生互动也多起来,渐渐进入思想品德课程的良性循环中。
3 总结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爱上学习、乐于学习,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晓虎,王越.浅谈新课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成人教育》.2012年5期
[2]郎振宇.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优势.《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