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科技时代的到来,竞争的加剧,因而对人才的培养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拥有包括信息技术操作和处理能力在内的复合型人才,而信息技术操作和处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科的设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内容重复、繁杂,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微课程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逐渐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设计与应用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对信息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先是在一些中学通过设立信息技术学科展开试点工程,随后在全国大部分中学推广开来。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4年信息技术人才的缺口将达到350万。因此,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入门困难、理论知识抽象、知识点的繁多冗杂,很多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久而久之丧失了对信息技术这门重要学科的兴趣。而微课程由于其直观明显、简短却涵盖学科所有的重点这些优势,再加上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微课程的优化完善,二者实现了完美的对接、互动、融合。
一、微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
正如前面所说微课程因解决了传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当中知识繁多冗杂并且抽象难懂的问题,而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考虑到初中时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入门阶段,会对将来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文以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作为研究的对象。首先接扫微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微课程是近年来一个新生的事物,因此对微课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微课程含义的界定也众说纷纭。但是理论界一般认为,微课程,又称作“微视频”,是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以视频作为媒介集中资源对教材某个知识点的深入讲解与分析。
结合微课程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微课程的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微课程是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教学改革的产物;
第二,微课程只是针对教材上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说明与分析;
第三,微课程内容简短却又涵盖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简短又明晰;
第四,微课程以在线视频作为传播的媒介,所以又叫做微视频;
第五,微课程时间特别短,一般播放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二)加强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设计与应用的意义
微课程不仅在信息技术学科当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效,而且在其他基础课程当中因其显著得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微课程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可谓是大势所趋。而加强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设计与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微课程简短明晰,并且以直观形象的视频为载体,应用方式多种多样,这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针对教材上的知识点特别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另一方面,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内容知识点重复繁多、知识抽象,初中生由于初次学习这门课程显得十分陌生,学习难度大,入门十分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受挫而丧失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微课程因为以声音、图片等作为载体,而且时间特别短,学生可以在10分钟内集中注意力来学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实现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设计与应用的策略
通过前述对微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介绍,进一度提出了实现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设计与应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必须与教材相结合
微课程是对教学方法的一次大胆而全新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讲,对教学只能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因为,我国教育的特点以班级授课为主,更多的知识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来完成的,微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只起到一个点播、固化、提升的作用。而要想发挥好微课程的这一作用,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必须与教材紧密结合,如果脱离了教材上的知识点,那么也就失去了教学本来的初衷,微课程的应用也会流于形式。
(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必须简短精悍
初中时期学生还普遍处于爱玩好动的状态中,普遍缺乏耐心,因此,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必须简短精悍,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一个微课程要想实现对某个知识点的全部覆盖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过程当中去粗取精,简短却又不失重点。
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会碰见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相信凭借广大信息技术工作的积极探索,这些难题必将一一得到化解。
参考文献
[1] 刘素芹.中小学教育中微型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9.
[2] 徐谊.信息化微型课程开发与应用[J].教育技术导刊,2011.
[3]宋明清.学科微型课程及开发[J].沪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