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己对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竞争;文学艺术
一、语文教学课堂的改变
(一)教师引导性学习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相继提出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想在课堂中起到一个积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就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由以前的“灌输者”转换成一个“向导”。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备课,事先归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去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深层意义。教师将这些理解透彻以后,可设置一些趣味性的环节,将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编入其中。例如,针对教学任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成语,教师可以采用成语接龙的游戏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环节中出错的学生,教师可以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来作为罚规则。这个环节的设置既把学生带入到了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又加强了学生对该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二)以教师“领导者”的地位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在课堂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摆脱过去“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有利于教师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质。而发展学生个性,并不是一味地任凭学生自己的意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例如,在对诗词或者古文进行鉴赏学习时,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发挥,或运用各种方式手段去交流自己的见解。如通过“三句半”等风趣的小品方式,将复杂的文言文用白话文这种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讲解给全体学生。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控制好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以防止时间过长而使这种自主讨论学习模式演变成了“聊天模式”。同时,教师既不能太专制,以防止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又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这就需要教师要扮演好“领导者”这个身份。
(三)竞争教学的引进
21世纪的教育体制面对的群体不仅仅是埋头苦学的学生,而更多的是有独特个性的不服输的90后。所以,课堂教学也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环节。例如,针对《鸿门宴》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文中的人物项羽和刘邦为辩题,组织一场辩论赛。这种辩论赛的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发挥到极致,还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二、营造文学艺术浓郁的课堂氛围
语文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许多著名文学艺术家在语言的运用上都非常讲求艺术性。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所营造的文学学习氛围对学生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离不开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内涵。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不要先急着解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是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作者波澜起伏的感情,体会文章中语言运用的独到之处。同时,教师要尽量淡化“照猫画虎”照搬教材枯燥内容的旧模式,从而真正提升学生文化基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三、拓宽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是开设其他课程的基础,因为无论是在何种学科的学习中,只有完全理解了题干的要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或者研究。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要拓展学生不同方面的视野,以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使之能够游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教师在进行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延伸一些课外知识,如本文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历史故事等。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拓展到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再延伸到林徽因、金岳霖等著名人物的一些生活阅历上。这样的课外延伸式教学会对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延伸性教学,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获取课外知识的平台。
总之,高效的教学方式应该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有扛起高效性教学这杆旗帜,走在社会教育前沿,才能完成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