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创建新型适合小班的英语教学案模式

创建新型适合小班的英语教学案模式

作 者:王 陈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二中 210000)

摘   要:在目前小班化进程越来越深入的现在,传统的英语课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太多问题,那就必须要有一个新的适合小班的英语教案模式,教学案就是一个有效的新型模式,本文将谈谈如何创建适合小班的英语教学案模式。
关键词:小班;教学案;模式

教案一般指按照具体的教材和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学情、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校本教材。教学案包括了教案,导学案和当堂练习几个部分。教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其作为语言学科的特殊性,受到多方面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因此打造新型的英语课堂教案模式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教案模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难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束缚着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备课中没有“备学生”
设计英语课案的目的就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帮助学生更有重点、更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传统的英语课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少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和实际理解掌握的情况,没有能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更是我们英语课案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我们所有课案的设计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这样的课案设计才是符合学生学情且行之有效的。
2.备课中形式程式化 
传统英语课案在结构上相对程式化,它忽视了多样化的课堂类型。就形式而言,我们英语的课堂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讲评课,在课案设计中,传统的课案不管是什么课型,在内容上都喜欢由老师一讲到底,都以“可讲、有东西讲”作为衡量结构的重要内容。它没有重视不同课型对课型结构其实有具体的要求,如新授课要重视学生对课堂内容主题的掌握,重视阅读和理解;复习课重视要点的归纳和提升,不应面面俱到处处求细。
3. 内容的呈现形式较单一  
传统的英语课案的内容大都以练习为主,预学部分、讲学部分、课后巩固部分都是练习,都以中考为指引,围绕着各种中考题形,能与课本内容有关联的题目统统都搬过来,这种不经梳理打磨,没有目的、没有针对性的学案让学生既浪费时间又耗费精力,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适当的练习是必需的,但练习不能是课案的全部,完全以练习代替讲解是不能发挥课案的真正作用。
4.学生个体特点得不到体现 
传统的课案通常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尺度,不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课案中所有的内容,这样就导致部分优等生觉得过于简单,并不能从课案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而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有些部分就难以理解接受,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也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我们提倡创建新型的英语课案模式包括了教案、导学案和当堂练习,将老师上课需要用的教案、学生上课用的导学案以及检测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的当堂检测题融为一体。这种新型的英语课案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合作性。新的英语课案模式中的教案虽然是由一个老师编写,但是在编写的过程中,先要经过备课组的共同商讨,之后才能有一个模板出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个班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再由每个班的教师在教案上面作出修改,最后形成上课时适合本班学生的一个教案。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需要合作,通常,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2.个体性。与以前的“大一统”的模式相比,新型英语教案模式在实际运用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非常强调分层次的重要性,比如在上reading的时候,第一课时,对文章的了解中,设置的题目有难有易,那么对于简单的题目完全可以由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回答,稍微难点的可以让中等的学生回答,最难的就由能力最强的学生来解决,这一点,除了在教师的教案中有所体现以外,在学生的导学案中,也直接体现出来了,有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什么样的问题。通常我们老师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号。在学生拿到导学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学习更有目的。
3.时效性。在结束了本节课所教授知识之后,我们通常需要检测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有个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这种教案模式中的最后一块,当堂练习,这样的题目同样也需要设置不同的难易度,通过在课堂的几分钟的训练中,教室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便于下节课的强化和复习。
但是,任何一种新的模式,在试行过程中都需要在操作上注重细节,这样才能发挥新课案模式的优势和长处,有利于教师个体积累教育智慧,促进专业成长;发挥教研组团队精神,促进学科建设。
1.注意教学反思。在这种教案模式中还有一个课后反思,因为任何英语课案的打造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预先的设计只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英语课堂、学生的学习操作中去检验、验证,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课案实施的引导者要密切关注课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课后要把本节课的一些反思和总结也都体现在教案中,以便更好地完善课案。
2.注重备课中的团队合作和个性特点。优秀的课案是一个集体的结晶,要依靠大家的智慧才能打造出符合教学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案。所以,在教案编写时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时,各个班级本身存在差异,各个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案中也规定了教师的二次备课,多点符合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东西,也完全可以在教学案中对教案进行增减,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课堂、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3]冯文全“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命题的多学科视角的审视”,《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