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以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初中生后能够在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涉及到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法、计划生育等内容都与法制有关,如能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使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法制教育不是犯法了以后的惩罚教育,而是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么我们在一线的生物教师就应多注意平时的教育,在你的课堂中渗透法制,让我们的学生在不自不觉中接受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渗透; 法制教育
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同时,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从新课改以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初中生后能够在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涉及到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法、计划生育等内容都与法制有关,如能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使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一定的方法,现将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做法小结如下:
一、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生物教学渗透中法制内容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如我们在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一课时,就应该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看看你们周围的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再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而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二、利用生物教材中的内容渗透法制教育
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生物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生物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法制教育密切相关,例如:在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我们介绍食物链(网)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调节能力这部分内容时,不仅要使学生明白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差,给社会带来灾难和不幸。任何捕杀、捕捉动物的行为不仅可耻,而且违法;任何滥伐森林、滥采矿石就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破坏生态的平衡。自然不允许这样做,社会不允许这样做。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存在,人类才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又如:在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章内容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严峻问题,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多种原因,以及介绍有关的违法案例和相关人受到的法律制裁,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国家现在执行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措施,比如我国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这样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恰当的把握好尺寸,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生物科学知识,而且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也得到提高和加强。
三、利用生物学案例渗透法制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举出白化病的这样的案例说明,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小孩,为什么呢?这样这对夫妇很是头疼,就请教了医生,医生经过检查告诉他们。他们有白化病的基因,使得小孩遗传了,而之前他们并没有做婚前检查,这样就让让学生理解如果夫妻双方不做婚前检查,会造成小孩很大的后遗症,这样是对下一代不很大不公平。学生就能自然地想到社会上为什么要求夫妻做婚检的重要性,也就理解了《婚姻法》《计划生育法》为什么有禁止近亲结婚的条目了,让学生在事实中理解更具有说服力,比我们空洞的说教效果好。
四、利用社会宣传结合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每年有许多重要的节日,相关部门进行大肆宣传,可谓深入人心,如下表:
日期 节日 日期 节日
3月12日 植树节 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 国际反毒品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在这些宣传活动中都涉及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渗透相应的法制教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到宣传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法制知识,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
总之,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研究对象,使它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的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寻找教育契机,利用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法制教育的育人作用是明显有效的,能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使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法制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宪生,《教学设计的概念、对理论基础》,2000年04月
[2]赵聪,《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丛书.生物》, 2006年05月
[3]张俊,《教育现代化目标追求和另类视角》,2003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