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是落实课程理念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所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实施平台和落脚点,课程改革必须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的诞生。因此,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必须进行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探索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课堂,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也需要高效课堂。因此,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目前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探索高效课堂模式。针对课堂改革中存在的不足、高效课堂模式及其意义方面谈谈本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高效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随着课改的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有新的变化,但总体上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情况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上课依然是“满堂灌”;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单一性 “接受性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用教师的思维束缚学生的大脑,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长此以往易导致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全县几所普通高中,在构建政治课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均能积极探索新教学模式。但存在对模式认识不清,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基本套路是“考情分析、基础自查、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学后小结”。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五环节教学步骤,即问题引路,学生探究,成果展示,教师总结归纳、拓展引申,当堂检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看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及课后练习。
(一)自我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良好习惯。每次教授新知识之前,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地进行预习,通过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网上搜索等多渠道广泛搜集与新知识有关的信息,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形成自己初步的感知,自我构建知识网络,上课前对要学习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为了指导学生顺利进行课前预习,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编印了学案、让学生根据提纲开展课前预习。
(二)小组合作,基础自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互相提问的方法,制定课堂活动基本细则,要求学生掌握“听取、协调”等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时如何互帮互助,做到“你说我听、我背你听、你做我检查”。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提升组长的管理水平,每周定时对各小组长的工作进行评比和指导。
(三)当堂达标
课堂上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发散思维。为了形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当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学科和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项练习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现实背景或问题情境中,通过安排与知识有关的实践活动,实现迁移能力的目的。
(四)学后小结
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是理解和掌握知识,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听课结束之后做个有效的小结。如果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结,并进而学会如何做好小结,对巩固课堂授课效果,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将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如何教学生做课堂小结呢? 为了锻炼总结、概括能力,学生可把做小结作为课堂练习,在课上独立完成。开始时,学生可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后逐渐独立完成小结,要求具体合理,每组派一名代表总结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四、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高效课堂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就会涉及学生如何学才能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质量高,实现取得好成绩的短期目标,即彻底解决双基问题;也必须要考虑如何在实现好成绩的短期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过程与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这一长远规划奠基。当然,也不能不关心学生是否好学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以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实现学会、会学、乐学目标的过程。
(二)有利于教师教会、会教、乐教
高效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教师必然要考虑如何教才能使知识与技能落实得最好、把学生教会,把双基问题解决好。其实,学生要实现学会、会学、乐学,教师就必须会教、好教,即科学地教学。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伴随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使其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感、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考试制度的评价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探索,但高考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样教师、学生面对升学的社会压力、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不会根除,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而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必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相适地,学生的学业负担势必得到减轻,从而加速我们前进的步伐,应该说高效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有思路就会有出路,敢探索就会有收获!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理性的分析、细腻的洞察和体认,对先进的经验、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认真研究,在不断反思与纠正的基础上,促进改革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