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 者:邹 涛 石志红 王胜帅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级 053000)

新课程改革重在突出学生发展,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而“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技能的高效教学方法。本次研究以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中的321、338、339、346班为实验组,其中346、339班试验组,采用“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321、338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和对照组按授课计划进度采用同一套试卷同时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统计学意义。
1.教学背景分析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认为数学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提出了“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要求。高中数学学科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而“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是探究性学习实施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数学学科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学生上好每一门数学课程,及时有效的掌握新知识,提高数学综合素养,成为当今高中数学教学共同研究探讨的问题。
2.“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的含义
2.1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主要包络两个驱动过程,一个是教师的教学形态在通过问题驱动的课堂进程中得到调控,另一个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通过问题驱动的课堂进程中得到调控。具体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实际,通过创建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改变学生的思维形态,带动学生构建相应的图式结构,逐步提高数学素养的一个过程。
2.2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
案例引导式教学法摈弃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具体情景的典型化处理,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引导以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在进行典型案例引导时,应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把理论和实际案例明确对应起来,以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
“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法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和“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为基础,综合两者优点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原理是教师在课堂教授中,通过创设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思考中,引导他们设计出多样灵活的回答方式,为学习表达意见提供环境,最大化的呈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同时,教师依据授课内容将教学案例设计、分解成多个实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扩展和延伸知识点,恰当综合应用相关知识。“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构造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也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主导者转化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问题、案例选择
函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较重要的地位,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也较困难,因此把“函数值域的求解”作为这次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函数值域求解”的知识体系以及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学习本块内容的方法和难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几个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案例,并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体系,使他们初步了解几种值域的求解方法,包括配方法、不等式法、换元转换法、单调性法等。为保证实践的公正性及有效性,对四个班进行的授课内容均相同、授课计划均同步。
3.2问题、案例分解
根据“函数值域的求解”的主要内容,分解问题和案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便展开教学实践。按照课程内容,学生需掌握判别式法、配方法、换元转换法、图像法、单调性法、不等式法在内的几种函数值域的求解方法,根据往届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情况分析,其中换元转换法和判别式法为教学的重点。因而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驱动他们探索“闭函数”问题,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做出更多思考,以加深概念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3.3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师列出问题1:求函数的值域,并说出值域和定义域有什么关系?当学生解出这个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相等后,教师继而让学生掌握“闭函数”的定义,接着提出问题2:函数是否也是“闭函数”?当学生做出正确解答后,教师让学生继续看问题3:若为“闭函数”,求的取值范围。这道题学生列出方程组后解起来较困难,教师利用图像法继续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和解答,继而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典型案例为引导,驱动学生对一系列不断加大难度的问题做出思考,以便学生认知、掌握课程中的新定义和新内容。
3.4实施效果分析
当教授完“函数值域的求解”这块内容后,让四个班采用同一套试卷同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后得出,采用“问题驱动与案例引导”教学模式的试验组及格率为70.5%,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及格率为63.8%。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试验组对“函数值域的求解”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对照组的高,说明通过合理的问题驱动和案例引导有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刻模式的识别和整体性的认知,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教学模式确实可以为学生学习增添动力,为课堂带来活力。
(注:本文为衡水市学科教研基地专项课题论文,课题编号Z1303070)
参考文献
[1] 谭建伟.对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材的理解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26).
[2] 林浩.用数学本原性问题驱动数学概念教学[D].浙江师范大学,2007,5 .
[3] 黄责,李志萍.关于问题驱动数学教学的几种策略[J].基础教学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