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实习实训在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的重要性

关于实习实训在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的重要性

作 者:宋 磊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云南 昆明 650111)

摘   要:随着我国近几年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急需大批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而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教学方法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平台搭建所培养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当前社会这一类型人才的短缺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但是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校企结合契合度不足,学生自身对实习实训意识不到位等问题。
关键词: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平台的搭建和管理;艺术类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模式

实习实训是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根据市场需求,针对目标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岗位能力以及保证这些能力的获得进行的实践教学与各项实践技能的各种训练;是其他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毕业生走上社会和上岗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应用和检验,其目的在于了解目标、工作内容、学习及企业标准,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可以及时的纠正和反馈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开阔自身的视野,使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运行情况,较全面地获得本专业生产实际中最常用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激励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职业道德感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艺术内高职高专院校也是本着以就业为导向、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
一、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在高职教育中,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突出实践教学。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软硬件,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要件。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更是要强调“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更强调实训环节中的实际操作训练和练习;这类人才必须具备较高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和能力;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高专针对自己的目标岗位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为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具备职业岗位能力以及为保证这些能力的实现进行的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是通过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除课堂教学以外的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实地训练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面向文化产业第一线和基层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二、艺术类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艺术类职业教育中,建设表演艺术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是构建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学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有部分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并不具备开办产业的条件,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落实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学校与一个或若干个企业协商合作,建立产教学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基地。所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紧扣艺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有助于学生练就专业能力的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造就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精神,同时必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对现代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着眼于艺术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我校教育特色的发挥,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3.适应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4.有前瞻性,能体现高职艺术教学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注重融入高新技术内涵对表演艺术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技术能力,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5.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功能,有助于承担职业素质训导的教学实践、艺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技能考核为一体的任务,有助于开拓国际艺术表演与艺术教育的交流。
三、艺术类职业院校实习平台的搭建和管理
1.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和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技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要有专人负责实习实训的正常运转,负责实习实训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独立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在点滴生活中和德育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敬业爱岗习惯;能及时疏导和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具有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开展各类活动和开辟学生第二课堂的能力;保证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符合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和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要求一致,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规范化的职业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劳动防护等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本着就业为导向、实践为目的、跟学生做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解决所涉及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遵纪守法、遵守校纪校规、按规范要求进行顶岗实习的工作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并负责对实习实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处理好实习基地与学生的关系,当好学生的代言人。另外在校内实习期间,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实习管理教师的安排,做好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出现问题及时与管理教师沟通交流,寻求解决办法。平时、在实习管理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并按要求填写《顶岗实习报告》。
3.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有问题要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反映,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协商来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基地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友好往来,而校外教师必须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中聘任,承担学生的业务学习和专业训练;负责专业技术技巧课的开设;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教育及舞台演出场地的安全教育,记录每天学生各项出勤情况和实习过程,出现问题和解决办法、产生的效果等。还要根据基地休假情况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党团活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安全郊游等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
四、艺术类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国内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并不具备开办产业的条件,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落实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学校与一个或若干个企业协商合作,建立产教学一体化的实地习实训基,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条件。校企合作,这种实习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平等互惠的合作并承担各自的责任。企业要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提供平台和条件,接受学生到企业内参与生产实践活动,顶岗实习。而学校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服务。
2.工学结合模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采取的就是这种实习实训模式,该模式将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校内的常规教育为主,要求学生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第二个阶段以学生进入企业的实习实训为主,要求学生上岗顶班,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一个阶段安排学生回校完成毕业成果的汇报。该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时间分配长短不一,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
3.委托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市场的需求,按照生产单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以解决企业对各种人才的急需。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根据生产单位的要求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要到生产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锻炼,使自身专业技能在实习实训中得到巩固,使自己具有实际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可以为企业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为提高员工的素质服务。
    4.顶岗实习模式:学校搭建实习平台,学生到实习单位参加顶岗实习,作为一个全职工作人员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各个工作环节中,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了解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锻炼工作能力,将实习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双赢的局面。
当前,实习实训这一模式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必修课程;是全面检查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增加了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更利于学生就业和成才,还可以使学校了解企业一线使用的先进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就业.与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相得益彰。为了保证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以及市场等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寻求发展。为社会以及市场输送大批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董晓青.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文献资料,2011
[2].孙红梅;朱红霞.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于就业导向的实习实训教学方法选择分析.文献资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