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 者:吕 骁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一、专业院校的钢琴教学
当前,我国音乐专业院校的钢琴本科专业学制通常为4年,学习课程包括了专业类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其中,专业类课程涉及到乐理知识、试唱练耳以及主科(钢琴课)等。在钢琴主科课上,大多时候是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每周一次,时间是90分钟。而其他基础课程则包括了曲式作品分析、和声、西方音乐史、伴奏实践、钢琴表演风格研究等则采用集体大班授课的形式。这种不能整合,课程分类的教学不足在于,课程与课程间不能及时同步。以钢琴课为例,今天学习的是贝多芬奏鸣曲,而西方音乐史课教授的是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作品,和声课分析的又是肖邦音乐的和声,等等,甚至有的学校到大三才开设西方音乐史课程,导致在短时期内音乐知识得不到融会贯通、步调一致,这种课程设置无形中加重了,各专业小课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因为在钢琴课上老师得花一部分时间,围绕所学的曲目对相应的作品背景、演奏风格、弹奏技法、和声构架、音色等进行讲解学习并且示范。如果可以通过与音乐软件的结合开展教学,把许多理论知识通过软件像ppt幻灯片一样播放讲解(PowerPoint虽然是文档演示软件,但其也可插入播放音乐、视频文件,从音乐角度出发也可把其看信是音乐软件),势必可以更为详尽直观的解析作品。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部分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为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趋于丰富化与多元化。比如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当中规定,本科学生从大二开始就需要学习管弦乐伴奏课程,从大三开始则要进一步学习声乐伴奏以及三重奏课程。而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也从2011年新学期开始,针对钢琴课程设置做出了改革与调整,增开声乐伴奏和管弦乐伴奏等课程。这说明了学校已经发现了教学过程中钢琴学习的单一性,钢琴是一件独奏乐器,同时也是能与其他乐器一同合奏的乐器,通过与其他乐器、人声的协奏,可以增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而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里的音乐软件,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把合奏、协奏的内容搬入钢琴课堂,不管是为伴奏课打好基础也好,还是锻炼学生的音乐协作能力也好,这样的形式都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为教学带来了方便。
(一)具体形式与方法
上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示范、练习等教学形式。所谓的讲授,就是教师合理组织语言,为学生讲解知识、阐述原理、剖析概念、论述规律以及灌输理论等,这是教育实践领域当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是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来使用。在钢琴教学中,通过结合音乐软件的讲授是一种全新的授课体验,课堂上的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再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产品,因为学生不是用它在课堂上玩游戏、刷微博,而是把手机和电脑上的计算机软件作为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在各种音乐软件上讲授自己上课的内容。讨论就是教师通过问答、讨论、谈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展开交流、提问回答,结合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结合音乐软件的教学,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讨论空间,例如,针对某一首作品演奏,教师可以马上在手机或是电脑上调出不同的钢琴家音频、视频版本,和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例如QQ 音乐软件可以下载到丰富的音乐资源。示范在钢琴教学当中应用较为普遍,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于教师示范演奏来开展教育教学,一般是和讲授法以及讨论法等结合到一起来应用。教师通过自身演奏来提出问题,并给予答案。如果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感受用钢琴来模范弹奏某样乐器或模仿其技法,就只能让学生去想象了。例如,钢琴曲《夕阳箫鼓》,如果教师想让学生感受一下古筝诠释此曲的特点和演奏技法,那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象,或是在课后找资料学习。如果我们手机上就安装了音乐软件那就大可不必了,可以马上通过音乐软件马上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对照着琴谱学习,在视听效果上来感受音乐作品。而练习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自主练习,针对同一个动作重复多次,以形成技能技巧。对于一些简易短小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软件制作一些供学生学习弹奏的音乐伴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练习不枯燥,跟着伴奏练习还可以提高节奏感和弹奏完整性。大型的乐器,诸如协奏曲,教师可以在音乐软件中播放把钢琴声部“静音”的总谱,让学生像“唱卡拉OK”一样的练习。
(二)教学基本原则
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相统一。在钢琴教学过程当中,针对乐器性能方面的把握、音乐理论的学习、演奏技法的分析等,都需要表现出良好的科学性;而针对音乐作品风格的领域、审美感受的表现以及音响概念的认知则需要表现出充分的艺术性;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音乐专业人才,所以思想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坚持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相统一。如果偏离科学性,则会走弯路、错路;如果缺乏艺术性,则会导致钢琴艺术应有的魅力被埋没其中;而如果忽略了思想性,则钢琴教学将无法培养出为社会、为人民所用的人才。从科学性出发,通过音乐软件,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各种乐器的发声,同时也就更能理解和把握钢琴的性能,借助于音乐软件的动态演示,有针对性的展示艺术知识以及演奏技法,这样就可以确保其科学性;借助于结合音乐软件,能够让钢琴教学更具艺术性,学生有了更丰富的音响体验,在审美感受上有了更宽广的想象空间,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业余学习钢琴的教学
(一)教学目的
中国的儿童钢琴教育主张“从小抓起”,通常是在4-6岁,更早的是从3岁开始就接触钢琴。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人们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而钢琴价格却十分昂贵,一度有着“贵族乐器”的称号,普通家庭基本不具备让孩子学习钢琴的条件。而正是由于钢琴学习的投入较高,通常都会要求有高回报。而这个高回报,指的就是在钢琴学习领域取得较高成就,最好是能够走上职业化道路。可见,这一时期钢琴学习的目的相对单一化,也就是让孩子发展成钢琴演奏家或者是钢琴教师,再就是给高考加分。而当前阶段,人们收入水平大幅提高,钢琴已经不再是“贵族乐器”,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市当中的普通家庭基本都具备让孩子学习钢琴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就是提升综合素质,而不会严格要求走职业化发展道路。至于投入回报,也就洗脱了利益化色彩。可见,在学习目的上趋于多元化。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钢琴能够更好的开发智商与情商,还有的家长认为学习钢琴可以有一技之长,在班级活动当中增色添彩,还有的家长意图通过让孩子学习钢琴,来培养脚踏实地的精神;当然,也有部分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单纯是跟风而已,看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学习钢琴,感觉自己家的孩子不学习就会落伍,于是把孩子也送去去,哪怕是玩玩也好。再有就是,跟随应试的步伐,学习钢琴只是为了在“小升初”时增加入学时的砝码。学习目的的多元化,也促使钢琴教育模式及机构出现巨大变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到处都是,许多地方老师由于还很年轻,缺乏经验,上课难免枯燥,而音乐软件与钢琴教学的结合是有利于这种改变的。因为它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丰富了钢琴教学的内容,使孩子学钢琴不再是一种枯燥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孩子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让孩子全面的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提高其审美和自身修养。
(二)教学机构
由私人教师与琴行主导的国内业余钢琴学习人数较多,在部分大中型城市当中,超过30%的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多多少少的接触下钢琴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琴行、业余培训机构、私人工作室以及艺术学校等遍地开花。音乐软件与钢琴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在琴行、业余培训机构、私人教师的工作室和艺术幼儿园、艺术学校等开展教学。因为它方便快捷,而且功能强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老师的教学意图和计划。
(三)学习教材
在国内使用的钢琴教材大部分都是由美国引进的,比较典型的有《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材》、《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以及《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等。而这些教材已经成为了国内钢琴启蒙学习的必学教程。在这些教材当中,大部分都是通过插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钢琴弹奏的姿势、指法、键盘以及高低音图谱等。而在进度安排方面,则是有着循序渐进的特征,与学习者的生理特征相契合。大多是从非连音开始学起,有很多单旋律乐曲,并配有教师伴奏,可以给学生与教师开展互动提供支持。在此,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上的伴奏,把其录入音乐软件中,用不同的音色给小朋友伴奏,相信会很大程度上寓教于乐。音乐软件与钢琴教学的结合,给予上课时老师与小朋友更多的互动,从中提高了小朋友学习钢琴的兴趣,更主要在这样的形式下,小朋友课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过程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