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学化学教材实验改进的案例分析

中学化学教材实验改进的案例分析

作 者:徐秀琼 (四川成都列五联合中学 610017)

摘   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中学化学教育者需尊重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领会专家和学者的编写意图,把握好教学主线,整体研读,全面理解教材体系,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然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不容忽视,当然正对不同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于实验教学教师没有必要一定要按教材按部就班,可以根据教材为基础来改进和重组实验,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们不难会发现:教材中的实验也有不妥之处,需要教师去发掘、完善。本文就是教师对中学化学教材实验的过度和启发的研究,同时讲述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课堂实验;改进;启发

1.吃透教材,领会每个化学实验的意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也是化学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本质,所以要重视实验教学,现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之上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教学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实验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把握好化学课堂。
实验教学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要让他们初步学会:
(1)了解实验的基本目的;(2)并记录实验现象;(3)分析其原理;(4)得出结论;(5)分析和反思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大多数实验都能达到实验的基本目的,可是在教学中发现,化学学科的实验有其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做到实验知识的良好过度以及启发学生学到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处理化学实验的两个案例,仅供参考。
2.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的案例)
2.1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实验装置稍加改进
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教材实验装置图(如图一);
目的:探究燃烧所需的条件;
操作:实验过程中我用的装置图(如图二);
 


  
               图一                               图二
此时学生会发现两个实验装置图有明显的区别,会引发疑问。
2.2 引导学生探索,自发交流提问,将教材的实验过渡到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刚开始没有告诉学生产物P2O5有毒,而是让学生观察实验后再思考老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和教材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加了一个大烧杯盖在白磷燃烧的烧杯上。
[老师]: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甲)可能是为了观察实验现象更明显;(乙)可能是为了收集产物;(丙) 产物可能有毒;等等学生有很多的猜想和看法。
2.3适时强化拓展,启发学生思考
查询资料,教师答疑点拨,达到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拓宽知识面的教学目的。
[资料]:白磷有毒,白磷和红磷燃烧的产物P2O5也有毒,且P2O5能溶于水。
这时老师再讲述这样做的原因是产物P2O5有毒,这时的学生会豁然开朗。
其中又有学生会发出疑问,老师你那大烧杯也并没有起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啊,还不是有P2O5跑出烧杯外。
[老师]:非常好,化学本来就需要同学们这样去探讨学习,那同学们可不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实验装置呢?
[学生]:P2O5能溶于水,我们可以在图二的基础上在下方加一个水槽,加适量的水,起到液封的作用。
还可以用一个密闭,但又可以抗压的实验装置来处理,等等。
这个过程会比较刚开始时学生考虑不是很周全,但是当见到更多的习题以及资料上的一些实验装置和思维方法是他们会比较透彻,而是强硬的接受这些知识。
如图三、图四等实验装置,学生能领会其实验的目的以及为什么。
   
   
   
                  图三                      图四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想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和学生实际,合理过度和启发。
3.习题的启发,反思教材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案例)
元素周期律中碱金属练习题:
“如图(图五)所示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图五
大多数学生都选择A,而参考答案上给的是B,此时学生的理由就是教材上做这个实验就是A这个实验装置图,此时就体现了学生是完全相信教材,所以教师要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
分析:探究碱金属元素中钾与水反应的现象,教材上用的实验仪器是培养皿,其实验装置图为(图六):
在做钾与水反应的实验之前,已经学过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现象和结论,在未知钾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时,按照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来完成金属钾与水的教学实验。当在演示钾与水反应时,有液体飞溅出来,解释是反应比钠剧烈,而没有想到改进一下实验装置。

 

           
                   图六                      图七
有了第一次教学经验,后来在演示这个实验时就改用(图七)装置图,同样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再和学生来一起探讨为什么老师要这样改进实验,让贯穿在化学实验的知识更有效的传授给学生。
4.以探讨性理念让实验教学顺利过渡、有效启发学生
我多次把教材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改进,演示给学生,带给课堂,让学生在接受教材知识的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当然改动实验不能脱离教材,要以教材为主线,合理改进实验教学,并启发学生一起探讨性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年第5期.
[2]杨剑春.论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
[3]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