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常规教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狠抓常规管理,夯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案;作业;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工作与教学质量是息息相关的,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从以下展开:
首先、教案编写要求与教案管理规定,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环节,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方案,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主要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
3.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二、教案编写的具体要求
1.外观保存规范:
1)写书教案的纸张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讲义纸;
2)教案应该有封皮,页码,不得缺页;
3)教案应该按照章节装订好,不得破损、污染;
2.教案的形式:
1)纸质教案、word文档教案、PPT、PDF等多种形式;
2)教案应该有:
学期教案:授课计划、课本分析,学情分析;
章节教案:每一章的总教案、章节分析;
课时教案(每课时的具体环节):
第几讲:
课题: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作业规范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教师的教学常规,切实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为了学校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对教师的作业设计与批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作业设计要求
1.作业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主要内容。
2.理论课作业次数至少为授课次数的三分之二(史、政等统一按照三分之二布置);实训课作业按照任务书量布置;电子类课程作业次数为授课次数。
3.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精选题目,合理控制题量,提高作业的效率。
4.分层设计,分类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
5.规范、科学、合理地用好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
6.规范作业要求,对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和书写有明确的要求。
二、作业批改要求
1.批改作业一律用红色墨迹的笔。
2.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楚。
3.作业要及时批改(包括练习册、订正后的作业等教师布置的作业),批改后应该及时反馈。不得以讲代批,在下一节上课前必须批阅好。
4.批改作业要有批改日期、订正要求和对错符号。
5.批改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完成,不得由学生代批。
6.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有评定等级,一类作业评定的方式要统一,如:A、B、C等。并可加简洁的批语给予鼓励和指导。
批改作业后要及时讲评、辅导,纠正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8.学生抄袭作业或字迹潦草、不符合要求或少做、不做作业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要其重做或补做。
再次、教师课堂要求,为了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特对课堂教学作如下规定:
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任课教师必须认真落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讲课要全面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贯彻少而精、因材施教原则;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疑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2.教师上课应做到衣冠整洁,仪表端正,精神饱满,言行文明,不穿拖鞋、背心、不戴首饰进教室。上课前不准喝酒,上课时不得吸烟、会客。应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教师应提前2分钟到达教室门前,确保充足的课堂教学准备时间,按时上下课,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下课或者拖堂,恰当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3.上课铃响,教师要迅速进入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上课时无特殊情况,不要走出教室。
4.教学用语要精炼、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表达教学内容,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要讲普通话。
5.要热爱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不当众训斥,更不可停课训斥个别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影响全体学生,任课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纪律,在课堂上应关闭所有通讯工具。任课教师有责任教育和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对上课说话、疯打、睡觉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应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不能放任自流。在教学检查中发现学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教师不闻不问,除按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处理外,对教师也应进行通报批评。
6.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组织好每一堂课,都是讲课要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要做到概念准确,论证严谨,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讲课要用普通话,课堂用语力求做到准确、简练、生动、声音洪亮,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最后、教师听课要求,听课是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促进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课堂改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尽快提高教师上课水平、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宋书城等.以人为本实施分层次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
[2]马义荣.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