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一些学习方法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样才能真正使那些读过此文的人受益。学习别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收获。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心得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着很得要的影响,学好语文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做好语文学习的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二、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几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有个同学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他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他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他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狠劲,所以他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他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三、遵循语文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地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能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最大发挥知识的作用,体现应用知识的能力。
(4)有效结合。坚持有效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读书不是死读书,我们要把书读活,灵活的利用现有的方法去读书,才能真正的从读书当中学到知识。
(5)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所以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学习,才能让生活与语文相结合,从而学好语文。
四、想要学好语文必须做到三点
(1)要有积极的学习兴趣。从小语文就是我最喜爱的科目,也是我学习得最轻松愉悦、最富乐趣的一门学科,学习语文可以是一件赏心乐事。怀着真正的好奇与热爱,渴望走进它,并乐意为它付出,就必定能在这一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学并且学好它,用愉快的心情去从事你的学习,那么学好语文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古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特别是在咱们班,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同处一个班级,学习条件也差不多,但是为什么不同的人之间会有一些差距呢?学习习惯是关键。譬如陈老师经常强调:“语文要学得好,错题千万别放过”。他要求我们要每人有一本《错题集》,就是平时多积累自己不会或未完全掌握的题目。学习中出现了错误并不可怕,但如果漠然视之,这样的学习就很难有高效率。考试前的时间都非常紧张,这时把自己平时的错题集当作复习重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摔了一跤会疼,但痛过之后你记得把那个坑填起来,这样就不会在同一地方再次跌倒。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能一开始就会难一点儿,但是一旦坚持下去,就形成一种自然,就能从中体验到其中的甜头,那么就是自己想要学,而不是被逼迫而痛苦地学了。
(3)要注重平时长期大量的课外积累。咱们班每次考试,在其他学科,一两分之差就可能会让自己落后一大群人。但作文中的拉分,又时常让自己一下子轻松的弥补了这步缺陷。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和平时爱好大量的阅读分不开的,多看像《读者》、《意林》、《报刊文摘》这类好书刊,多逛书城、图书馆这些好地方,多关注电视新闻及纪实频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很多思想火花可以成为自己写作灵感的源泉。想要得到满意的语文成绩,书本之外、习题之外的东西可能也永远更加重要。好多次的作文竞赛获奖,我得感谢有社会这个大课堂给我带来了很多灵感上的启迪。
五、学会独立思考,学与思结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才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再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务求水落石出;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总之,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学习基础,探索学习语文的策略,找对学好语文的方法,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提高成绩,更上一层楼。